今年过年来得晚,要到2月19日才迎来大年初一,比2014年整整晚了19天,也是21世纪以来最晚的一个春节。习惯了在立春节气前后过年的小伙伴发现,明天就是立春了,而过年时已经到雨水节气了。通常雨水节气到来之时,持续了一个冬天的寒冷开始慢慢回暖,降下的冰雪也开始慢慢融化。这是否意味着今年春节一定会暖和呢?
从1951年以来,出现过9个春节极晚的年份,均在2月15日后过春节。中国天气网气象专家李小泉查阅了这些年全国2月份的气温数据,发现9年中有7年气温是偏低的。其中1969年2月份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罕见的特冷天气,东部大部月平均气温偏低3℃~6℃,东北地区甚至偏低达6℃~8℃。
但是,最近的两个春节极晚的年份,即1999年和2007年却是偏暖的,甚至明显偏暖。
由此可见,春节来得晚,并不一定天气就暖和。从历史资料看,气温偏低的机率甚至更大些。
“2月份属于后冬,我国大部已过了最冷的隆冬季节,气温开始有所回升,因此,一般2月下半月会感觉天气稍暖和些。但此时仍属冬季,冷空气势力依然很强,如果春节期间恰好有强冷空气到来,那大家所期待的温暖春节就泡汤了。”李小泉说。
昨天,记者查阅了杭州这9个春节极晚年份的除夕天气,发现同样只有1999年和2007年两个年份是偏暖的,其他7个年份都偏冷。
有句话叫“三九不冷六九冷”,2014年便是如此。2014年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偏高1.6℃,而2月份的全国平均气温则偏低0.6℃,2月中旬全国平均气温甚至偏低达3℃~6℃之多。今年“一九”至“三九”全国平均气温偏高已成定局,至于是否会再次出现“三九不冷六九冷”,春节前后到底是偏冷偏暖,还有待观察。
在杭州的气象资料数据中,春节极晚年份的除夕降水是很丰富的,有资料的6个年份里有4个年份都有降水。这主要是因为2月份开始,暖湿气流开始活跃,而此时冷空气还没撤退,两者经常在江浙一带相遇,很容易下雨甚至下雪,有时3月上中旬还要下雪呢。
这么说,莫非今年的“晴冬至烂年边”要成真啦?(记者 陈伟利)
(来源:钱江晚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