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有律师在微博爆料安徽阜阳花费6488万元采购6500辆自行车及配套服务,每辆自行车总成本高达9981元。这名律师质疑,阜阳的公共自行车采购项目耗资过高。对此,阜阳官方回应,采购合法合规,经得起考验。
不少网民指出,普通的自行车,总成本竟高至近万元,令人质疑。政府采购应走正常程序,做到公开透明,当地政府应该仔仔细细地算一算明白账,给公众解释,还自身清白。
官方解释含糊其辞
阜阳市政府回应称,6488万元的采购费用包括了7800套双立柱式锁车器、200套站点控制器、1套后台管理系统、6500辆9800型公共自行车等多种配套设施,还包括90名员工5年的运行管理费用。
网民“鲁瑀”说,阜阳方面有必要公开政府与相关企业签订的合同,让民众看看6488万元有没有买到这么多商品和服务。
网民“胡建兵”说,其实要搞清楚公共自行车的费用很清楚,总费用知道了,那么一辆自行车多少钱?一套双立柱式锁车器是多少钱?一套后台管理系统是多少钱?需要多少管理人员,每个人的工资是多少?总费用减去这些自行车等各项费用,就算出利润是多少了。而阜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却不报有关单价,只含糊其辞地说出这项工程包含了什么项目,这种解释显然有糊弄民众的感觉。
招标投标形同虚设
有网民提出,既然自行车总价如此昂贵,当初上马这一项目时,开过决策咨询会和听证会吗?或者说,经过当地人大审议表决吗?
网民“周明华”说,我国《政府采购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第四条也明确,“政府采购工程进行招标投标的,适用招标投标法”。为何最后这一大批自行车的采购,单单指向唯一一家经营商呢?里面是否存在利益输运?是否履行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法定程序?
政府采购亟待透明
网民“李然”说,公共自行车要算经济账,公开账,必须在“透明度”上下功夫,应该强力推动政府采购的进一步公开化、透明化,让公众监控,并畅通举报渠道。还必须加强事后监督环节。
网民“周明华”说,之所以频频出现政府采购买贵不买对,根源还是当前的政府采购仍行走在一条垄断的、狭窄的、封闭的、非市场化的路上。所以,应尽快推进政府采购公开透明地行走在法治化、规范化的路上,并全面完善监督与约束机制,用法治之手充分“拧干”政府采购的水分等。
网民“余明辉”认为,降低公共自行车经济成本,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公办民助、公司化运作。即公共自行车项目的规划等由政府执行,而公共自行车等由社会捐助,然后通过招标的形式招募社会企业来运营,而非简单地从头到尾由政府出资买单的形式开展。
(记者 陈伟 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