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双中高”,我国开出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双引擎”的“中国药方”。但好“药方”也要有好“药引”。这服“药引”就是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应由市场调节的应坚决交给市场,应由政府负责的政府必须负责。这样,“中国药方”才能更好地发挥疗效
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目标是持续实现中高速增长、整体经济结构达到中高端水平的“双中高”。那么,应如何达成目标?李克强总理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冬季达沃斯论坛上开出了“中国药方”:一是打造新引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民智民力;二是改造传统引擎,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
好“药方”也要有好“药引”,这服“药引”就是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在保证资源配置效率不降低的前提下,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键在于确定两者在经济活动中的边界——应由市场起作用的地方就应由市场起作用,政府不应大包大揽,而市场难以起作用或作用不好的地方,政府就必须出手。无论是哪一个“引擎”,这服“药引”同样有效。
先来看看打造新引擎。政府管得过严、管得过宽、管得低效,一定会限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当企业家的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被扼杀在条条框框的约束中时,怎么可能有创造力可言。当然,这并不是说政府撒手不管,而是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三重保障。第一重保障是环境要好。具体说,就是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法律法规保护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创新创业打造坚实的技术、信息平台。第二重保障是激励要有效。对于大企业,激励应侧重于通过强化竞争激发其创新积极性,鼓励其对创新产品进行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对于小企业,激励应侧重于相对降低其研发风险,促进其在专业化产品和关键技术环节方面的创新改进。第三重保障是风险要共担。创业创新的风险需要有人承担,若全部让企业家承担会出现负面激励,若全部让政府承担则存在道德风险。从许多国家的经验来看,政府在进行资金支持前的反复充分论证、提供资金支持时与企业的风险共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成本和风险双向可控。
再来看看传统引擎。以“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这件事情为抓手,既增加投资又满足需求,既改善民生又刺激经济,既关乎制造业又关乎服务业,多管齐下,直指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矛盾,这味“药”开得不可谓不“高”。由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此,一般由政府投入,由国有企业进行生产或提供,这也是我国一直以来的做法。其实,这并不是惟一的方式,许多发达国家早已放开公共品生产和服务,将政府“生产者”的角色转换为“监管者”,使得市场配置效率大大提高。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果继续由政府大包大揽,就谈不上改造,更谈不上发挥“引擎”作用,还有可能延续产能过剩和供需矛盾的困局。因此,引入竞争很重要,必须要激发市场活力,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吸引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进入该领域,探索多元合作与竞争模式,打破国企“一统天下”的局面。还要扩大市场开放,重点有序开放教育、医疗、养老等市场,开放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融资市场。另外,还要在不断扩大普惠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分类分区域推进,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例如,在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主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类公共产品建设;在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和城市,发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医疗、教育产品和服务体系,探索搭建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养老、智慧医疗等公共服务平台。
总之,用好了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对症“双中高”的“中国药方”必然能够更好地发挥疗效。
(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俞晓晶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