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育“巧匠”

2015年01月31日03:41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产教融合育“巧匠”

  教材不是普通课本,而是一本本校企合作编制的“讲义”,可能是工程图纸,也可能是产品生产工艺说明;课堂上所教内容对接企业和行业前沿,“企业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课程”;上课的老师也是学校柔性引进的企业工程师;在实践车间,每个学生都是“工程师助理”,真刀真枪负责专门项目。

  这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的一个缩影。“培养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光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何祖伟日前表示,产教融合育“巧匠”,职业学校要找到与企业的结合点,才能跟上产业发展步伐,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围绕企业技能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

  2007年,学院设立了“远东电缆班”,每年为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定向招收100名电线电缆制造技术专业学生,公司全额承担学费,并提供企业奖学金,校企共同培养,对口就业。

  “下厂实践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技术服务能力以及充实项目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邵汉强介绍道,学院也要求教师3年内至少累计6个月到企业锻炼,做到带着问题下企业、带着成果回学校、带着案例进课堂。仅去年,学院就有135名教师深入81个企业实地顶岗锻炼,年平均下厂46天。

  作为一所具有陶瓷特色的院校,学院还联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等169家单位及个人组建校企合作理事会,并设宜兴陶瓷艺术研究中心等三个下属机构。在理事会的促进下,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陶瓷学院新建了10个校内实训室,34个校外实训基地。目前,已为企业订单式培养学生近600人,其中大多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与企业合作互动的实践探索让我们找到了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新路径。校企只有构建起类似生物间的‘共生关系’,才能形成合作的长效机制。”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泗表示,在职业教育从求量向求质转变的今天,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产教融合,正是高职院校谋求发展的动力所在。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崔兴毅)

(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