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1月28日电 (胡健)过去一年,山西成为中国“腐败重灾区”。28日,山西省省长李小鹏在山西省第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出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严重损害了人民利益和山西形象。“坚决遏制住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决不允许任何腐败分子逍遥法外。”
李小鹏说完这句话后,参加会议的500多位人大代表集体鼓掌。过去一年,山西腐败形势严峻,先后有7名省部级官员“落马”。
28日上午,李小鹏用了75分钟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比去年用时稍长。在“2014年工作回顾”和“2015年工作安排”的末尾段落,均用“反腐问题”压轴。第一次结尾用“决不辜负全省人民的厚望”,第二次用“决不允许任何腐败分子逍遥法外”收尾。两个“决不”,体现的正是山西官方未来对反腐的持续高压态度。
报告称,未来,山西省将围绕煤焦、土地、交通、房地产等重点领域,围绕教育、医疗、环保、社保、涉农等社会民生领域,围绕资源配置、工程招标、政府采购、资金分配等关键环节,围绕行政审批违规问题和滥用审批权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形成并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山西“两会”期间,山西省政协委员、民革山西省委副主委张湘君向提交了《加大“三个力度”推进反腐倡廉》的提案。张湘君提到的这三个力度分别是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力度、预防工作力度和制度建设工作力度。
张湘君认为,推动廉洁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直面反腐败“严峻、尖锐、复杂和特殊”的现实,正视存在的突出腐败问题,集中精力打好反腐“歼灭战”。只有重拳惩治,形成高压态势,让干部“不敢腐”、“不能腐”。(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