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认识了一个“人民警察”,找到了共度余生的依靠,心甘情愿为其做饭洗衣。可谁知这是一个精心安排的骗局,自己反倒成了对方的依靠。昨日,假警察被刑事拘留。
单身“警察”住进女子家
57岁的张女士(化名)家住青山,早年丧偶,如今从事着一份收入不高的家政工作,一人独居,她30多岁的儿子经常回家看看。生活不易,上了年纪又免不了孤独,她一直寻思着给自己找个老伴。
去年11月,张某在她的工作地,认识了自称“袁某”的58岁男子。那几天里,男子每天都会身穿警服经过,主动与张某搭讪,询问了她的基本情况。“袁某”称自己也是单身,张某见其像个警察,便与张某互换电话,保持联系。
几天后,“袁某”提出要和张某谈朋友。张某拿不定主意,回家与儿子商量,跟儿子说:“有人想跟我过日子,好像是个警察。”
很快,“袁某”和张某母子在家中见了面,儿子没有起疑。没过几天,他又主动来到张某家中。就这样,2人开始了40多天的同居生活。张某此时只觉得“袁某”是个警察,有警服、有手铐,但并不知道他具体的身份。
证件显示“公安总指挥”
“袁某”有5套警服,春秋礼服2套,常服、作训服、多功能服各1套,还有2顶警帽,手铐等警用装备,一级警督警衔,这些他都放在张某家中。
同居的40多天里,“袁某”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张某感觉他收入不错,便辞了工作,在家专心做家务,给男子做饭洗衣。
日子平淡,但也平静,张某觉得到了可以结婚的时机,便进一步向男子核实身份,问他的工作地点在哪,可男子总是回避,张某私下跟踪过两回,都跟踪失败。
在张某的逼问下,男子拿出自己的“工作证”,上面写着自己是“中共中央光谷公安总部总指挥”,姓名柴国辉,“袁某”是他为了保密起见用的化名。看到了证件,张某安下心来,筹划着跟男子结婚。
“假警察”结婚前身份曝光
可接下来的一些细节让张某发现了破绽。1月上旬,在张某多次逼婚之后,男子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证和户口本。男子的身份证上显示他是应城人,姓柴,可他的户口又在汉阳,这不得不让张某起疑。
男子从未给家里花过钱,也没见把发的工资拿出来贴补家用,张某疑心更重。
1月12日20时,张某借拿身份证结婚的借口,让儿子将柴某的身份证送往附近派出所,请警方核实其身份。不出所料,男子是个假警察。
12日晚,工人村派出所民警来到张某家中时,柴某仍穿着警服。他当场承认了自己冒充警察身份骗取张某信任,进而骗吃骗喝,并与张某同居的事实。
13日,柴某因非法持有警用物品,被行政拘留。
昨日下午,柴某因涉嫌招摇撞骗罪,被青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工人村派出所社区民警张士爽告诉记者,柴某的警服均为真品,据交代是其在蔡甸当保安时单位所发,但其此前是否扮假警察行骗,尚未查实,只确认其在2011年以帮人介绍工作为由诈骗1000元被治安拘留。而柴某所说的“中共中央光谷公安总部”,纯属虚构。 (记者岳源 通讯员黄娟)
(来源:长江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