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大园林废弃物消纳基地停产

2015年01月27日08:14  
 
原标题:北京最大园林废弃物消纳基地停产

  1月16日下午,北京东五环外金盏乡的朝阳园林废弃物消纳基地已断电停产。 经济日报记者 王 晋摄

  1月16日下午,在北京东五环外金盏乡的朝阳园林废弃物消纳基地,记者看到一座座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园林绿化废弃物,有的已经过初次处理,有的经过二次发酵。厂房里,一片漆黑,由于位于高安屯再生水厂项目拆迁腾退红线之内,这个国内第一家规模化园林废弃物专业处理场不知往何处去,2014年12月中旬已断电停产,一片萧条。

  “太可惜了!北京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如果不能循环利用,处理方式只能是填埋、焚烧或遗弃。填埋需要占地,焚烧会加剧雾霾,遗弃也会造成火灾隐患并危害环境。”北京市京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永利一脸无奈,“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园林绿化废弃物量非常大。朝阳区量是最大的,这个处理场每年处理10多万立方米。通过多年探索,这些废弃物经过加工后可以生产出有机肥或者苗木花卉、瓜果蔬菜、园林草坪等的栽培基质。园林绿化废弃物变废为宝是环保项目,但目前却完全停产了,这样下去,设备也成了一堆废铁。”

  说到园林绿化废弃物,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它指的是城市绿化养护、郊区林业抚养、果树修剪及木材加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树干枝干、落叶、草屑、花败及木屑等有机物。由于城市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园林绿化废弃物数量巨大且逐年上升。但绝大部分废弃物都没有实现资源化利用,大部分作为城市垃圾填埋或焚烧。

  在首都园林绿化政务网上,《经济日报》记者查阅到这样的数据:“2012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总量约为569万吨,其中远郊区县为448万吨。目前,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量城区约为14.2万吨/年,仅为资源总量的11.7%;郊区约为7.2万吨/年,仅为资源总量的1.6%。”

  业内人士说,全国园林绿化废弃物的数量很难统计,如果简单填埋,不仅造成生物质资源浪费、占用土地资源,还会增加垃圾处理成本。而如果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则能实现生活垃圾排放减量、节省珍贵的土地资源、改良土壤和生态的目标。

  虽然是件好事,但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首先,对园林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认识不到位。调查中,不少人的反应是:“什么是园林绿化废弃物?”“绿化废弃物量很大吗?需要特别处理吗?”其次,由于绿化废弃物污染并不像生活垃圾、淤泥等的污染那么“显性”,有关部门对相关企业没有补贴,行业发展步履艰难。

  就以朝阳园林废弃物消纳基地为例。王永利告诉记者,2007年,京圃园公司为朝阳园林废弃物消纳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由楼梓庄林业站经营。两年后,楼梓庄林业站与京圃园公司签订协议,委托京圃园运作消纳基地,合约期为10年。消纳基地免费接受朝阳区3个绿化队和多家公园共30个单位产生的园林废弃物并加以循环利用。但合约运行到第五年,目前却遭遇拆迁的难题。

  “涉及农业、基质的投资期比较长。日常修剪后的枝叶、秋天的落叶、夏天的草尖、冬天被雪压落的树枝,不同类别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加工成基质对粉碎或发酵都有不同要求。前期,我们用了很长时间做工艺改进、设备研发,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林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团队共同研究,探索原材料的处理方法、种植不同作物的基质养分、发酵方法,前期投入很大。”王永利说,“2012年,产品基本定型了。2014年,刚开始获得微利,现在不知拆到哪里去,生产只能停顿。”

  负责消纳基地日常运营的项目经理白洁是学无土栽培的硕士研究生。在她眼里,这些绿化废弃物是“宝贝”:“这是个有生命力的行业,废弃物可以变成有用的东西,让植物生长得生机勃勃。如果把发酵后的基质循环利用,城市的公园绿化、土壤环境都会提升一个标准。”王永利插话说:“城市里很多绿化用土是回填土,很贫瘠。如果都能把园林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起来,不仅能提升园林绿化水平,而且能提高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

  目前,各地逐渐认识到园林绿化循环利用的意义。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先后出台了相关规划和措施。查阅《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可见,《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时期末达到如下目标:“处理规模:全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规模由‘十一五’时期末的5万吨/年增至50万吨/年。”

  “我们必须走园林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路子。”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孙向阳说。他建议,首先,要按照废弃物“谁产生谁处理”的原则,园林绿化部门应切实负起责来;其次,国家要加大立法,城市裸露的土地必须采取生态措施覆盖,减少扬尘的产生;第三,逐步禁止泥炭的开采和使用,目前不少地方使用泥炭作为栽培基质,成本很低,但破坏湿地环境;第四,对园林绿化废弃物收集、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环节,应给予适当补贴和优惠政策,减轻企业压力。“目前,大家都看到了污水、垃圾的污染,对园林绿化废弃物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应具有预见性,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经济日报记者 王 晋)

  园林废弃物,国外怎么管

  德国出台废弃物专项法律

  德国通过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法》,成为德国建设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专项法律。对于园林绿化废弃物,德国制定了Kassel计划:将庭园枯枝、落叶等垃圾,厨房食物残余、果皮等有机废弃物放入生物降解塑料袋,再装入收集桶内处理。

  美国为“落叶化土”找出路

  1976年,美国颁布实施的《资源保护和回收法》,可视为农业循环经济的管理起源。美国环境保护署专门颁布了园林绿化废弃物和城市固体废弃物堆肥的法则,对园林绿化废弃物收集、分类、堆肥和后加工的工艺程序、相关的法令和标准都有严格的规定。“落叶化土”循环模式已在一些地区规模化,美国许多州还规定当废弃物堆肥材料符合土壤改良材料的质量要求时,政府部门就必须购买或使用这些废弃物的堆肥材料,为“落叶化土”找到出路。

  丹麦能源消费8l%来自生物质

  丹麦从1992年起就制定废弃物规划,1997年起规定所有可燃性废弃物必须作为能源回收利用,禁止填埋,并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政策和税制,采取了一系列明确的鼓励政策,2002年丹麦能源消费8l%来自生物质能。 (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 名)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