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东莞1月26日电 (记者 郑杨)广东东莞市政府今天发布2015年一号文《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提出了未来10年间提升制造业的“东莞制造2025”战略。东莞将以实施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制造、优质制造、集群制造、绿色制造等“六大工程”为抓手,到2025年,实现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的转变。
有“制造之都”称号的东莞,继去年市政府一号文将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作为主题后,今年一号文再次聚焦制造业。东莞市副市长贺宇指出,制造业是东莞发展的根基、特色和优势所在。但与此同时,东莞制造业主要位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存在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薄弱、产品利润较低等问题,如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2%左右,远低于先进国家和地区35%左右的水平。为此,东莞抢抓机遇,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率先探路。
“东莞制造2025”战略一个重要的创新性举措是加速开启“机器换人”时代。去年下半年,东莞正式提出“机器换人”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去年年底,该市已投入38.65亿元帮助企业开展“机器换人”,直接减少用工约3.1万人,平均产品合格率从89.3%增加到96.6%。在此基础上,今年一号文提出强化金融服务支撑,推广事后奖励、拨贷联动、租赁补贴等方式,着力解决企业“机器换人”的资金难题。
值得关注的是,东莞推行定制化生产新模式。东莞首次提出,支持纺织、服装、制鞋、家具、玩具等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行业企业,引入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建立柔性快速、定制化生产模式,逐步打响“东莞定制”品牌。今年该市将选择一批行业和企业作为试点,实施重点扶持,强化示范带动。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