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3日讯(记者 符仲明)近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首届中国富硒农业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富硒产业的多位学者、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硒研究机构、产业代表等在 论坛上共同探讨了富硒农产品技术应用与产业化发展中的前沿热点问题,以引导富硒农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论坛还同时举办了农业部公益性行业项目《优质高效富硒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阶段 成果总结会,中国富硒农业产学研联盟筹委会成立仪式也正式举行。
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积极投入到富硒农产品行业,富硒农产品行业已成为朝阳产业、“蓝海经济”,我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制定了一些政策和行业标准,以推动和规范富硒生态产业发展。但在当 前,我国富硒农产品存在概念混淆、标识不清、虚假宣传、标准不健全、恶性竞争、鱼龙混杂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富硒农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鉴于此,国家于2013年启动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门 项目《优质高效富硒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旨在通过富硒农产品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全面提升我国富硒产业水平、规范富硒产业发展、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中国农业 大学作为中国富硒农产品科学研究的权威机构,担纲该项目的主持,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吴文良教授担任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本次阶段成果总结会,全面总结了该项目立项以来的科研与 示范进展情况。
会上,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院长吴文良、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五一、西安交通大学博导熊咏民、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研究员赵镭等业内专家针对硒资源和硒农业的发展从不同角度做 了专题报告,为与会代表详细讲解了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相关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及富硒产业投资战略等,并与代表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作为中国富硒农业技术最高水准的论坛,本次活动聚集了中国富硒农业技术领域以吴文良教授为代表的最权威专家群,深入总结分析了我国富硒农业技术与产业发展的问题,探讨中国富硒农业技术与产 业发展的道路,为中国富硒农业技术与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外,本次论坛还邀请了一些投资企业参加活动,论坛通过圆桌讨论会的互动与对接活动切实推动了富硒农业项目与资本的对接。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硒是人和动物生命必需从外部摄取的微量元素,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缺硒和高硒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我国是一个 硒分布不均、总体缺硒的国家,缺硒的 国土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72%,有22个省是缺硒或贫硒的地区,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需要通过外在补硒来保证健康。通过各种富硒食品进行“食补”是当前最好的补硒方式。
(来源:中国经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