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祁县九汲村的孔珍兰40年坚持收养遗弃儿童,迄今已收养了40余个孩子。 武俊杰摄
山西晋中祁县九汲村的孔珍兰40年坚持收养遗弃儿童,迄今已收养了40余个孩子。 武俊杰摄
山西晋中祁县九汲村的孔珍兰40年坚持收养遗弃儿童,迄今已收养了40余个孩子。 武俊杰摄
原标题:山西六旬驼背母亲40年收养40余名遗弃儿童(组图)
中新网太原1月17日电(张阳阳)山西晋中祁县九汲村的孔珍兰40年坚持收养遗弃儿童,迄今已收养了40余个孩子。17日,记者跟随爱心人士来到孔珍兰的爱心大家庭。
走进孔珍兰家的院中,一块长方形石桌摆在院子中央,院内拉扯了几根绳子,上面晾着大小不一的几件衣物。院子里,七八个个头不一的小朋友正在嬉戏玩耍。孔珍兰站在院中,身形瘦小,脊背佝偻。她介绍,这群活泼的孩子都有诸如唇腭裂、脑瘫等不同程度的缺陷,他们一起已经生活了几个年头。
从院中踱入屋内,暖和的土炕上躺着几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孔珍兰抱起最小的女儿介绍,这个小女孩右耳有缺陷,一个月前被父母放在了爱心家园门口。“这个孩子很少哭闹,其实很乖巧。”
卧室旁是孩子们的餐厅,餐厅左边整齐摆放着四张桌椅,墙上零散张贴着孩子们的奖状和作息时间表,乍一看就像是间简陋的幼儿园教室。
据了解,在孔珍收养的40余个孩子里,最小的一个月,最大的27岁。在家里,孩子的生日按进入大家庭的那天记录,孔珍兰以孩子们的年龄大小排序,与她的亲生孩子互称兄弟姐妹。几十年的悉心照顾,每一个孩子都叫她“妈妈”,甚至患有脑瘫的孩子最少也会说一个词:妈妈。
当天,山西“小桔灯公益爱心联盟”的爱心人士给孩子们送来了善款及儿童读物,在院子里带孩子们唱歌、做游戏,欢笑不断。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残疾人收养弃婴不能超过3人。当地民政局工作人员也曾多次前往孔珍兰家做其思想工作,希望她可以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如此也可以使她的家庭少些负担,但孔珍兰却舍不得与她朝夕相处的孩子们,一直未将孩子们送往福利院。由于孔妈妈的做法不合规定,当地民政部门不能按照国家相应政策给予任何补贴,只能捐助衣物、食品等临时救济。
目前,除了社会各界的人士的爱心捐助,爱心之家的范步成还帮人种地干活,再加上孔妈妈自己会针灸的手艺,两人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赚些微薄收入为孩子们增衣添食。在孔妈妈和家人的照料下,长大成人的孩子们陆续走出爱心家园,开始了独立生活。其中,有6名考上大学,2人在上专业技校。
因为这个爱心大家庭,孔妈妈也成了当地的名人,不少人前来这个家庭捐款捐物,然而,面对前来的爱心人士们,孔妈妈叮嘱的第一句话便是:不要提及“收养”一词,这些孩子们就是她的亲生孩子。她说,生活虽然紧张,但一大家子在一起很幸福,也感谢爱心人士的帮助。(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