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出人意料地宣布实行负利率后,瑞士国家银行(央行)1月15日又意外宣布,取消1欧元兑1.20瑞士法郎的汇率下限政策。这意味着,面对欧元持续贬值的强大压力,该行已逐渐丧失掌控欧元对瑞郎汇率的能力,不得不终止其执行近3年半的汇率管制政策。
瑞士央行发表的声明认为,欧元对瑞郎汇率下限是在金融市场极不稳定和瑞郎过度升值的情况下引入的,这一非常规和临时性措施保护了瑞士经济免受严重损害。“自引入下限措施以来,瑞郎过度升值状况整体已减弱。瑞士经济已能够通过这一过程来适应新的形势。”声明指出,欧元最近对美元大幅贬值,而瑞郎汇率下限措施造成瑞郎对美元汇率也随之贬值。在这种情况下,瑞郎的汇率下限政策已“不再合理”。
在宣布取消欧元对瑞郎汇率下限的同时,瑞士央行还宣布将存入该行的商业银行隔夜存款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至-0.75%,同时将3个月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目标区间扩大至-1.25%至-0.25%。该行表示,此举是为了确保取消瑞郎汇率下限政策不会造成不当的财政紧缩。
2011年9月,为应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及保护瑞士外向型经济发展,瑞士央行宣布实施1欧元兑1.20瑞郎的汇率下限政策,即不允许欧元汇率低于1欧元兑1.20瑞郎的水平。然而,随着通缩对欧元区经济威胁的持续加剧,有关欧洲央行将大幅放松货币政策的市场预期不断增强,大量避险资金源源不断地转向瑞郎,瑞郎升值压力持续加大。为捍卫瑞郎汇率下限,截至上月中旬,瑞士央行已先后投入4624亿瑞郎干预汇市,该规模相当于瑞士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三。长时间、大规模的入市干预,早已让该行感到难以承受。上月18日,该行突然决定祭出“利率武器”,对存入该行的隔夜存款收取0.25%的利息,同时将3个月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目标区间扩大至-0.75%至0.25%。
但目前看来,随着避风港投资需求进一步猛增,这些举措对缓和瑞郎升值压力的作用有限。特别是今年1月14日,欧洲央行表示已准备大规模购买国债,首次发出明确的全面量化宽松信号。这一消息公布后,欧元对美元汇率迅速下挫,跌破1比1.18,创9年半来新低,这一现实迫使瑞士央行不得不作出取消欧元对瑞郎汇率下限的决定。
由于瑞士央行这一被视为“孤注一掷”的新举措出乎市场意料,瑞郎汇率全线大涨,欧元对瑞郎汇率跌幅一度近30%,触及0.8615,为2011年9月以来最低;美元对瑞郎汇率跳水13%至0.8426,创1971年以来最大跌幅;瑞郎对日元汇率则暴涨,触及1980年7月以来138.00的新高。
不过,长期而言,这一新措施的效果仍有待观察。尤其是考虑到瑞士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对欧洲出口,瑞郎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预计将逐渐发酵。在瑞郎汇率暴涨的同时,瑞士股指的跌幅达到5.2%,创下上月中旬以来最低点。其中,斯沃琪、诺华制药等瑞士企业巨头的股价均下跌超过5%。斯沃琪集团首席执行官尼克·海耶克认为,瑞士央行的行动对出口产业和旅游业而言是一个海啸,最后将波及整个国家。或许也正是着眼于此,瑞士央行在声明中还表示,未来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会继续考虑汇率情况,同时继续活跃于外汇市场,“在必要时”对货币环境施加影响。(陈 建)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