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粗暴执法城管应提高素质

2015年01月17日01:44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杜绝粗暴执法城管应提高素质

  本报特约评论员顾昀

  减少城管粗暴执法乱象,除从源头上遏制“罚款经济”,还有必要加强城管队伍专业训练,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并把一些不合格人员清理出“门户”。

  1月14日中午,陕西渭南市高新区数名城管驾驶一辆无牌照执法车辆,在街头上演全武行,将农民工打成重伤。据悉,涉事5名城管为协管员,目前已被清退。

  城管粗暴执法,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打人的都是临时工,也不算什么新鲜说法。关键问题在于,这么多年来,公众对城管执法乱象多有批评,舆论对城管执法也一向高度关注,何以城管形象却没有得到多少提升?

  针对城管执法乱象,以往人们更多指向城管的制度根源,比如质疑城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城管部门从诞生至今,确实是从无法可依逐渐演变为“五脏俱全”的行政机构。既然城管部门已成为既成事实,再去深究其成立当初是否具有合法性,显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作为各地行政序列中的“标配”,城管部门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这是人们应当看清的一点。

  如何规范城管执法,过去也时常成为热议话题。有的地方城管部门想尽各种招数,比如眼神执法、举牌执法、老外执法等等,可谓挖空心思。这些柔性执法方式,或许有助于软化矛盾,却不能改变城管的本质属性。哪怕城管的眼神再温柔,其执法目标也是为了治理和维护城市管理秩序,也就不能不身临街头巷尾“一线”,和小摊贩等百姓“短兵相接”。

  但这并不是说,城管与小贩的矛盾永远无解。实际上,不必把眼光如此深邃地投向根本制度层面。城管执法乱象丛生,一个直接原因就在于不少城管人员的素质存在问题。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或可大幅降低城管与小贩“擦枪走火”的概率。

  在一些地方,城管部门无论从机构建制上还是人员招聘上,与公安机关等执法部门都难以相提并论。公安机关的基层执法人员往往来自于各地警察学院,而城管部门执法人员却可说是由“散兵游勇”组成。且不说协管员,许多城管执法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职业培训。特别是基层政府机构的城管部门,其人员组成更加繁杂。城管执法队伍素质如此参差不齐,哪怕有严格执法程序,也难以得到有效遵循。

  从目前情形看,规范城管执法程序不是什么难事,但如何把一支庞大的“杂牌军”打造成执法的“正规军”,却是摆在眼前的迫切问题。减少城管粗暴执法乱象,除从源头上遏制“罚款经济”,还有必要加强城管队伍专业训练,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并把一些不合格人员清理出“门户”。这看似治标之策,却对杜绝城管粗暴执法有着实实在在的“疗效”。

  相关报道见16版

(来源:京华时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