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之言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为国内银行业加快经营转型提供了一大助力,有利于改善银行业务结构及收益构成,盘活银行体系庞大的信贷资产,丰富信贷风险转移途径,提高资产回报率。
近日,银监会正式批准国内27家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并明确指出信贷资产证券化改为“备案制”,不再针对证券化产品发行进行逐笔审批。政策利好之下,国内市场情绪迅速高涨,银行股价昨日再度飙升。
一般而言,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银行贷款以“打包”的方式设计成标准化证券产品上市出售。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加速贷款资金回流,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投资者购买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分享银行贷款收益,拓宽投资及盈利渠道。健康发展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金,同时也能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金融业结构失衡、银行间接融资占比过大等问题面临着愈来愈多的质疑,银行业务发展过于依赖传统贷款业务及利差收益更是广受诟病。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为国内银行业加快经营转型提供了一大助力,有利于改善银行业务结构及收益构成,盘活银行体系庞大的信贷资产,丰富信贷风险转移途径,提高资产回报率。
政策出台后,国内银行业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热情将进一步高涨。据中诚信国际预测,2015年全年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总规模将在4000亿元至5000亿元左右。考虑到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乘数效应”,以及对信贷风险的“分化效应”,未来融资贷款规模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从而为缓解当前面临的企业融资难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对于国内金融市场而言,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范围拓宽、发行制度简化的积极影响更为深远。在政策引导下,金融市场的积极情绪也被进一步“激活”,除了有更多银行对信贷资产证券化跃跃欲试之外,股市资金对银行股票的关注度亦进一步强化。昨日,受银行股带动,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了3.5%和2.2%。虽然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对社保基金等机构资金的吸引力,可能会给股市资金格局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于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进一步丰富金融市场体系意义重大,同时也有利于股票市场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风险与金融创新往往相伴而行。虽然目前试点发行产品未出现违约和现金流中断问题,但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亦不可盲目乐观。据银监会统计,去年前三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双升”,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尤为突出。信贷资产证券化应严守风险“红线”,切勿成为经济金融风险传递的“新链条”。
□罗宁(北京 学者)
(来源:新京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