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体验:开往燕郊的通勤动车为何空荡荡?

2015年01月14日17:18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记者体验:开往燕郊的通勤动车为何空荡荡?

  新华网北京11月14日电 1月12日,疾驰的动车从燕郊呼啸而来,开进北京站,开启了京燕两地动车新生活。居住在燕郊的北京上班族对此期盼已久,据了解,第一日从北京站出发开往燕郊的1000多张票全部售完,然而13日的晚班车售票量仅为200余张。为何悬殊如此之大?喜忧参半的动车“上班之旅”遭遇了何种尴尬和期许?13日,记者随同乘客小刘一起乘坐了这趟开往燕郊的通勤动车。

  一路太匆匆,只为晚班车

  16点45分,还不到下班时间,在中关村工作的小刘就跟上司说明情况,利落地抓起背包离开公司,向地铁站走去。在4号线的魏公村站,他勉强挤进地铁,3站后转2号线,距离地铁北京站还有9站,小刘不安地看了看手表。

  17点34分,在拥挤中小刘下了地铁,到达北京站广场。但眼前人头攒动,取票、安检、进站、出示身份证每一个过程都得抓紧了,小刘在缓慢蜿蜒的队伍中再次焦急地看看手表,紧紧攥了攥手中的背包。

  17点45分,小刘一路狂奔,终于进入候车厅,伴随着列车广播“开往燕郊的D9024次列车乘客请抓紧时间检票”的提醒,小刘通过了安检,白色列车就在眼前。

  17点47分,从入站口下来,小刘立刻奔向目标地——第2车厢,跑完这200多米,他气喘吁吁地看了看手表——17点48分,小刘终于掐点儿蹦上了列车,他长舒了一口气。而车窗外,已经灯火阑珊。

  看得见“坐不上”的车

  车厢比较空,小刘感觉舒适而轻松,他说:“我觉得动车舒服太多了,没有拥挤,基本有座,座位还很软和,以前根本不可能啊!”小刘在燕郊已经定居两年多了,以前像他这样住在燕郊的上班族,往往选择拼车的方式上下班,“平时有时是搭地铁到国贸转公交,有的时候到草房,然后再拼一个大巴车,公交也好地铁也好都非常挤,太痛苦了。”

  D9024从北京发车到燕郊仅需要26分钟,而且10.5元的票价对于小刘这样的上班族也完全可以接受。在这段时间里,小刘打开铁路局客户端,他犹豫着是否要定明天的车票。“对我来说,关键问题是班次时间和我下班的时间对不上,我今天跟领导说了一下提前下班了,结果也只是勉强赶上。”

  在北京站工作的老黄也表示,“今天晚上人少是因为这个班次有点早”。他说大家普遍下班时间都在5点以后,而且很多都在5点半以后,许多人赶过来根本来不及。“昨天第一天运行,票倒是都卖完了,今天晚上就只售出了200多张。”

  小刘表示他很享受这次回家路上的26分钟,但他不得不跟这段时间说“再见”,“动车确实舒服,但看得见‘坐不上’,时间就给一票否决了,下班时间确实赶不过来。”

  17点50分的晚班车发车时间让不少人对动车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一般白领下班的时间在17点半到18点居多,再加上工作地到北京站的交通时间,进入火车站还有取票、检票等一系列流程,想赶上这趟开往燕郊的动车非常困难。

  北京-燕郊:往返大不易

  燕郊距离北京市中心35公里,是距离北京市区最近的居住新区。在很多人眼中它是北京的一座“睡城”,这里远远低于北京城区的房价吸引了40万人口,其中约30万是上班族,他们白天在北京工作,晚上则回到燕郊的家,曾经他们通过公交、地铁、拼车等方式拼接组合来完成这段上班或回家之路。动车开通了,他们比谁都要兴奋。

  除了晚班车班次时间的问题,小刘的匆忙之行中还暴露了不少“不方便”。由于发车是在北京站,“验票时还是不能用身份证刷,取票跑来跑去耽误时间,而且在燕郊站,只有两台自动取票机,经常会出现排队的情况。”小刘说。

  通勤动车运行了两日,许多乘客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乘客们希望晚班车能够推后到18点50分或19点。他们表示,如果发车时间能够更灵活些,那么他们的赶车旅途也将不再那么匆忙;如果相关设施更全面些,那么他们会更愿意搭动车回家。

  “真希望动车多开几趟、取票机再多设几个,最好可以用身份证刷票。”陈女士向记者说。

  到达燕郊时,小刘在朋友圈上写道:“今天回家坐了动车,感觉很棒,但在细节上还有很多可以调整的地方,希望相关部门在了解我们的反馈后改进,让动车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让咱们燕郊和首都在交通上早点接轨。”最后,小刘在手机铁路局客户端上轻轻点击了“取消订票”。

  走出车站,燕郊的夜色灯火依稀。小刘在夜色里顺着铁路的方向指给记者看,“那个方向,就是北京。”(参与采写 宋玉萌 刘栋梁 梁丽君)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