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董明:轮椅上的天使

2015年01月12日14:59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志愿者董明:轮椅上的天使

  1月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董老师敬老院,董明(左)对一位老人进行心理辅导。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新华网武汉1月12日电(记者周瑜 廖君 施永南)一头干净柔顺的长发披肩,深蓝色大衣灰色毛衫黑色裤子搭配了一条珠光粉色的围巾,在武汉的深冬里保暖又增色,和其他80后的女孩同样靓丽。

  不同的是,这个装扮简洁清新的姑娘需要一直坐在轮椅上。见到董明时,她正在武汉一家社区养老院里和一个性格孤僻、不爱跟人打交道的老人家谈心聊天,聊到最后,这个谁都不愿意搭理的老奶奶在她面前潸然落泪。

  “还是董明有办法”,养老院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

  各种媒体上,关于董明2008年以专业心理辅导志愿者身份参与汶川地震赈灾活动及灾后重建、成功唤醒2位植物人、使5位父母双亡的孩子开口说话、让40多位重度残疾人重拾生活信心的报道铺天盖地。

  “你这个样子好像也需要别人照顾,怎么能去汶川抗震救灾?”记者忍不住吐出了疑问。

  “你知道心理疏导最基本的原则和前提是什么吗?”董明反问了记者。

  “是心理认同,是心理医生与被疏导者之间的信任机制。”地震发生后,董明先是把一万多元的治疗费捐了出去。当看到电视里播放急需专业的心理辅导志愿者的消息时,董明生出了前往重灾区一线做心理辅导的想法。

  “在震区,很多以前生活优越、充满自信的健康人因为灾难一下子要终身与轮椅为伴,这种巨大的刺激是正常人很难体会的。和我相比,很多心理医生的理论水平和造诣更高,只是在劝导过程中,病人往往会生出你们‘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心理抵触”。

  在品尝痛苦与落差方面,董明的确更能走进这些灾民内心。

  1月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董老师敬老院,董明(左)对一位老人进行心理辅导。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谈起曾经的痛苦经历,董明已经显得比较坦然了。9岁时一次受伤事故终止了她复制同乡师姐伏明霞成功之路的可能,长达十年卧床不能行动更不能言语的日子绝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痛定思痛,董明最终想明白了一件事,要学习,既然还可能一直活下去,人总得有点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这世上可怜之人太多,没有人应该为我受过的伤害买单,如果你渴望爱,你要先去爱别人。”

  这样的心态让董明开始学习,一点一点增加自己的价值。她用10年时间自学从小学到高中的部分课程,还学习英语和日语,成为中央电大2007年秋社会工作专业学员,并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这期间,她上臂的活动能力大概恢复了50%,能坐起来了,语言能力也神奇般地恢复了。

  董明的自强与努力感动着身边人,她发现,这种感动与激励是可以去帮助别人的,她开始投身公益事业,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她坦言,她从未想过靠自己去改变什么,“这世界自有规律,我能做的是改变自己,让自己多做一点,努力一点就够了”。

  作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教师,董明现在的月收入是3000元左右,交给家里一半以后,除去基本生活开销,大部分收入都被她拿出来从事公益事业了。这些钱够吗?会影响正常生活吗?

  董明用一个故事回答了这个问题,“有时候,我们缺的不是钱,而是爱和行动。只要有爱,捐10亿元和1000元是一样的。”

  一次,董明带着闺密探访一所孤儿学校。闺密问一个小女孩:“小妹妹,你想要什么礼物?姐姐送给你。”小女孩想要个布娃娃。闺密慷慨地说“你想要什么娃娃?姐姐送你一个芭比娃娃吧?”小女孩不住地摇头。聊了半天才知道,小女孩只是想要学校旁边小商店里一个20多元的娃娃形状的抱枕。由于常年见不到爸爸妈妈,她只想把那个娃娃当成妈妈一样抱着睡。

  “20多元,就给一个孩子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董明感慨地说:“志愿服务要的不只是捐款这些形式而是认真做、用心做。”

  每次参加义工服务,董明都会把自己收拾得整洁干净,在她看来这是一种正能量。“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看到我的干净、美丽与笑容,本身就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向上。”

青春派,炫精彩。扫一扫,带走新华炫闻。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