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山”自燃一周 居民关窗戴口罩

2015年01月12日06:52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垃圾山”自燃一周 居民关窗戴口罩

  昨日,消防员在自燃垃圾堆旁灭烟。朝阳区一垃圾中转站两三公顷垃圾燃烧冒烟已有一周,影响附近居民生活。新京报记者 周岗峰 摄

  近日,朝阳区十八里店康化路石材大世界附近,一大型垃圾中转站垃圾自燃,虽无明火,但冒出呛鼻的浓烟和味道。附近居民称,这种情况持续已有一周,居民不敢开窗。

  昨日,垃圾中转站负责人表示,由于垃圾量大,清运力量不足,导致长期堆放发生自燃。消防员昨日对燃烧区域进行灭火处理,但表示不能保证不会再次发生垃圾自燃情况。

  居民

  花放窗台半小时就蔫了

  家住大鲁店北路“富力又一城”的石女士说,近一个星期每天在家都能闻到刺鼻的烟味,尤其是下午五六点时味道最重,并且能看到隐隐的烟雾。“刚开始不知道这刺鼻味道是什么原因,以为是家里厕所的味儿,后来把窗子关了就好多了,才知道是外面在烧东西。”

  小区多位居民称,平时不能开窗,出门需戴口罩。“楼里一邻居在窗台放了一盆兰科花类,半个小时后花就蔫了,他吓坏了,说花都这样了,人还能活不。”小区一居民说。

  该居民称,9日,小区内2000多居民自发组织,寻找垃圾燃烧点。昨天上午,有人发现在居民楼西南方向的石材大世界一区附近,有一处露天垃圾燃烧处。随后,居民报警。

  现场

  垃圾堆2米高冒出浓烟

  昨日下午1时,距“富力又一城”小区约两里外,十八里店西直河康化路石材大世界一区附近,可见一处长四五百米、宽100多米的垃圾堆放处,垃圾形成2米多高的小坡,虽然外部看不到明火,但垃圾堆上方不断冒出浓浓的白色烟雾。

  记者站在距离垃圾堆二三十米远处,便能闻到混合着塑料的刺鼻臭味,附近行人路过此处,都纷纷掩鼻而过。

  下午2时许,两辆消防车来到垃圾堆放处,10多名消防员持水枪对着垃圾堆的最外侧喷水,另有几名消防员用工具准备刨开垃圾堆,进行内部灭火。

  消防队员表示,这片垃圾堆应该没有明火,而是阴燃,即垃圾堆内部着火,需使用工具掀开可燃物,同时用水枪进行灭火和湿化。但由于过火面积大,且不知道着火点的具体位置,灭完表层烟雾至少需要半天时间,且不能保证不会出现再次燃烧。

  回应

  清运不及时引垃圾自燃

  据了解,该处垃圾堆是附近一个大型的垃圾中转站。中转站负责人刘先生表示,十八里店乡8个大队的垃圾都堆放在这里。由于垃圾量大,清运的车辆和人力不足,垃圾运走不及时,使得大片垃圾长时间堆放,垃圾内部产生沼气,从而引发自燃,已经持续一周多的时间。

  刘先生称,该垃圾中转站配有一辆八吨的水车,除去周末,每天都会有四五个工人选择烟雾侧面位置,用水枪灭火。“不过垃圾堆是从内部往外燃烧,每日喷水也没有用。”

  在垃圾燃烧处的东侧,有两辆大型垃圾车正在将垃圾装车运走。“唯一的办法就是一边喷水灭火,一边尽快把垃圾运走。但我们这边的车实在太少了,运不过来。”中转站一员工说。

  ■ 追访

  垃圾自燃处理

  需查明燃烧物

  北京市政市容委工作人员刘先生表示,垃圾自燃现象并不常见,垃圾场一般不会出现自燃,该垃圾站发现自燃可能与冬季天气干燥有关,也有可能是垃圾堆里还有其他易燃、可燃的东西。

  刘先生称,垃圾自燃的处理需要看具体情况,根据燃烧物不同处理方式也不一样。需先查明是否有其他混杂物体,再决定处理方案。同时,垃圾自燃还会产生添霾物、粉尘,甚至有害气体,影响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记者左燕燕)

(来源:新京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