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之言
银行以及监管部门应该密切观察行业动态,争取保全资产,防范风险。房企自身要以价换量尽快销售存量楼盘,立即回笼资金,切忌再盲目拿地扩张。
佳兆业债务违约危机在持续发酵。最新消息是,1月8日,公司一笔2600万美元的到期债券利息面临支付,佳兆业或将成为首个美元债券违约的中国房地产企业。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虽然其在微信公众账号正式否认破产重组传言。但以笔者看,面对巨额债务压顶,资金流现金链条断裂,债权人逼债等困境,倒不如走破产重组之路。一旦破产重组程序启动,实际上就通过法律程序将佳兆业“保护”起来,债务支付将得以延缓,债权人出于保护自身债券价值的初衷,也会暂缓逼债。企业赢得了宝贵时间之后,可以采取措施。
将优质资产兑现,将劣质资产剥离,各方利益或可获得最大化。
否则,虽然目前仅有汇丰银行4亿港元(约合3.2亿元人民币)海外贷款的强制性还款,这也是今年国内首单债务违约。如果8日2600万美元到期债券再出现违约,那么,必将引来内地银行以及其他借款人上门逼债,将可能引发其雪崩式债务违约,资金链条彻底断裂,经营形势完全恶化,到时即使破产重组,也将遍体鳞伤。
同时,佳兆业其他还债出路也基本被堵死。地产公司大部分的项目,80%都已经有抵押贷款,卖项目回笼的资金都要先还银行贷款;佳兆业80%的企业控股股东股权都有抵押,再通过抵押股权融资也很难;深圳的三大项目被“封”,目前无法转让;未开工项目转让,在房地产低迷时,将会大赔,况且是处在这种极度不利情况下的转让;在建项目寻找开发商合作,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谈成的,可谓远水难解近渴。目前,唯一的希望就是看大股东生命人寿会否通过借款出面相助。
其实,去年以来已经有不少中小型房企面临债务违约、资金链条断裂危机。许多房地产以及金融分析人士预期,2015年将是房企最难过的一年,也将是房地产大浪淘沙的一年,许多中小型房企甚至大房企不排除破产倒闭重组的命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竟然是貌似销售业绩非常好的佳兆业。
这是十几年来中国房地产粗放式、高负债泡沫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在高房价的财富效应诱惑下,吸引大量资本蜂拥而入房地产领域。大部分房企是采取高负债买地开发方式,空手套白狼者不鲜见。维护企业正常资金链条和经营,基本依靠预售款、银行贷款、信托高息产品筹集甚至民间高利贷,基本依靠借新还旧、滚雪球式维护买地开发、盲目扩张。这种资金链模式的前提条件是,房价要一直上涨甚至暴涨,一直维持暴利。否则,房企资金链条将会瞬间断裂。
2014年中国城市房价拐点已经出现,2015年房价将会延续走低,房地产整体性不景气是大概率事件。考验房企的时刻真正到来了。特别是如佳兆业一样,大多数中小型房企将被资金链断裂所打垮。佳兆业债务违约危机或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风险集中释放的前兆。
从宏观经济面看,房地产行业继续下行将是中国2015年最大的经济风险之一,甚至引发系统性银行坏账集中爆发的金融风险。对此,银行以及监管部门应该密切观察行业动态,争取保全资产,防范风险。
从房企自身看,佳兆业债务危机的最大警示,在房地产深冬季节,要以价换量尽快销售存量楼盘,立即回笼资金,现金为王。切忌再盲目拿地扩张,甚至创出所谓地王。7日北京竟然创出了“三最”地王,这完全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做法。
□余丰慧(财经评论人)
(来源:新京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