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了,爆肚的味儿没变

2015年01月07日06: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人走了,爆肚的味儿没变

在北京城,可能很难找到一个像冯广聚一样“较真儿”的小吃店老板了。

  这位“爆肚冯”第三代传人,一进厨房,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在灶台前,1米7出头、身材“清瘦”的他,牢牢握着锅柄,连着两三个小时,不停接过徒弟切好的肚仁。

  徒弟有时候走个神,随手抓一把放进盘子,就塞到师傅手里。冯广聚眉头紧蹙,扭过头瞪一眼,“再重新称”。

  若是大儿子冯秋生切的肚仁和百叶不均匀,冯广聚二话不说,狠狠地踹上大儿子一脚,“你个‘二把刀’想糊弄谁啊?”

  晚上,送走最后一拨儿食客,冯广聚压低了嗓子对儿子说:“你是学徒,不是公子哥,要干,就要干得有模有样。”

  冯广聚的“较真儿”一直持续到前两年。那时,年过八旬的他下盘不再稳当,握着刀的手也哆嗦得厉害。“被迫”离开厨房的老爷子骑上了电动三轮车,每天从前门廊坊二条晃悠到什刹海九门小吃再到菜市口。“爆肚冯”的3家店面,他一天能逛上好几个来回。

  在有些逼仄的老店里,总有人能瞅见这个背驼得有些厉害的老人,对着食客笑眯眯道:“您觉得这个味儿还成吧?”

  只是,如今,来自这位老人的问候再也听不到了。因肺部感染,冯广聚于2014年12月29日晚在北京去世,享年82岁。

  “老爷子苦了一辈子,就连去世前,最放不下的,还是店里的情况和食客。”在老店里,冯广聚的儿媳妇低着头,拿抹布用力擦拭桌子,红着眼眶喃喃道。

  上世纪50年代,政府推行合作化与公私合营,冯广聚进工厂当了一名车工,“爆肚冯”就此关张。那几年,冯广聚虽然嘴上不说,但还是个毛头孩子的八儿子冯云亭都能瞧出来,“他很想恢复‘爆肚冯’的招牌”。

  1980年代初,一位几十年对北京小吃“牵肠挂肚”的台湾老先生突然登门拜访。拗不过老先生的请求,冯广聚买了几个羊肚子,在家给老先生做了份爆肚,还叫了其他几家老北京小吃的传人,都在家做好了吃食送来。

  冯秋生至今记得,老先生吃完这些北京小吃后,“泪流满面”,紧紧握着冯广聚的手,“30多年了,我终于吃到了梦里的东西。谢谢啊!”

  两年后,关闭30年之久的“爆肚冯”重新开张。

  那个时候,几个儿子一点儿也不支持父亲出山。1960年代的时候,冯广聚曾在厂里说过一次,真想恢复“爆肚冯”啊。就这一句,他被关在厂里整整一周,“批评教育”。

  可是,“为了那些念念不忘的食客”,冯广聚还是出山了。不光是自己开店,他还满北京城地跑,一家家劝其他北京小吃传人出山。

  俊王德顺斋第五代传人王顺华就是那时候被冯广聚找上的。在王顺华的印象里,冯广聚总是骑着那辆有些“时髦”的老凤头牌自行车,“悄无声息”地就蹿进了牛街胡同自家的屋子,每次来,都是“很自然”地落了座,又是天南地北地侃大山又是沏茶,“看不出一点儿刻意”。

  一年多的时间,就这么拉家常般,王顺华的父亲王鸿增被说动了。后来,重新开店的王鸿增没几年就去世了,店快关门了。冯广聚三天两头去找王顺华,“很严肃”地说,“你父亲可把你托付给冯伯了,我必须得帮你”。

  晚年时,冯广聚常聚集起各家小吃的传人,让各家做好小吃参加各类活动,推广老北京小吃。有时候,涉及钱的问题,70多岁的冯广聚跟活动主办方会格外“较真儿”,哪怕是100元,他也会“争到脸红脖子粗”。

  “冯伯太不容易了,都是为了我们……怕我们心寒不干了,他才这样。”说到这儿,王顺华再也忍不住,啜泣不止。

  劝“豆腐脑白”传人出山的经历更“坎坷”。这家小吃的传人住在黄村,冯广聚每去一次,都要骑上四五十里地。这一骑,就是好几年。

  冯广聚对儿子说,“小子,你可不懂这些老北京小吃的价值。”他眯起眼睛,“口蘑香豆腐脑,吃到嘴里倍儿香,管你穿西装还是长褂,一进店里,衣服一脱,坐下来就开吃。”像是不过瘾般,冯广聚提高了嗓门,“那就是一种文化啊!”

  邻居萧殿文对这种景象并不陌生。年过花甲的他,在小时候常常瞅见,“爆肚冯”廊坊二条的店里,食客如织,“里面的人吃完有时候都出不去”。有的食客面前,蓝花瓷的碗,摞了半人高。那个味道,“真是绝了,就咱老北京的味儿,别的地儿尝不到”。

  最近几天,冯老爷子的儿媳妇发现,廊坊二条的老店里来了一群“很特别”的人。这些人“客客气气的”,默默点了爆肚,也不说话,只安静地坐着。

  “他们一定是来缅怀老爷子的食客”,儿媳妇很笃定。原因很简单,这些人一吃到爆肚,神情一下子变悲伤了,“那味道没变,是老爷子做的爆肚的味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