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寂寞中坚守——西北旱塬上油井守护人的故事

2015年01月06日19:47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在寂寞中坚守——西北旱塬上油井守护人的故事

  新华网银川1月6日电(记者艾福梅)在广袤的陕甘宁盆地上,坐落着一座又一座油井,很多守护油井的采油工人一个月只能见到家人一次,有的人在山区随着一座又一座油井穿行了大半生……他们用孤独与坚守谱写出一曲普通工人的赞歌。

  长庆油田采油三厂黄11增压站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宁夏盐池县境内的一片旱塬上,附近人烟稀少。57岁的陈荣兴1978年从部队退伍后就成了一线采油工人,36年来他一直在这片黄土地上来回巡查油井、维护设备、定时报产,每天要在山路上来回走上十几公里,每20天才能回家一次。

  陈荣兴的小女儿陈丽娜在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读大四。2014年,她来到父亲值守的油井站实习,期望接过父亲守护油田的责任。她现在每天都要和父亲一起检查油井设备,对出油情况进行定时汇报。

  为了锻炼女儿,陈荣兴特意让她多值夜班,一到晚上,陈丽娜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实在困得不行就拿着手电筒去附近的油井检查,刚开始一个人晚上出去还有点怕,现在就习惯了。”陈丽娜笑着说,“我爸教会我干工作就是要有一颗负责任的心!”

  在这个与“寂寞”为伴的行业里,像陈荣兴和陈丽娜一样“子承父业”的有不少。另一位采油人甘世国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是油田人,兄弟姐妹也在油田工作,现在女儿也从白领变成了石油女工。“油田养育了一家人,不贡献在油田上,贡献在哪里去?”

  采访中,记者得知甘世国长期留守家里的妻子在完成抚养女儿长大成人的责任后,放弃都市生活,来到山沟沟里与丈夫团聚。

  “以前从来没有在农村生活过,来到这个放眼望去只有几户人家的地方确实不习惯,但能够与亲人相伴,就是幸福生活!”甘世国的妻子马王静说。

  57岁的王自来管理的油井是采油三厂五里湾第一采油作业区柳84-39井组,在这里他“一人一井”呆了7年。没有特殊情况,他不能离开这个岗位,只能等队上派人来顶个班,才能去附近乡镇逛个集,办点事。

  在小外孙出生前,王自来的老伴一直陪着他坚守油田,可现在,整个井组只剩他一人,寂寞时只能通过网络与孙子视频聊天,或者跟院子里的小狗唠嗑。

  “在油田上干了三十多年,已经习惯了人少的日子。以前老伴陪着,衣服有人洗,饭有人做,干活累了还有人安慰,日子过得挺好。现在老伴有了新任务,我也快要退休了。最大希望就是身体好好的,站好最后一班岗。”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