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国南方云南省的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城拱辰楼在3日凌晨在火灾中化为废墟。6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火灾由电气线路故障引燃周围可燃物引起。专家认为,火灾背后,文物保护立法跟不上时代、执法力量建设滞后等问题亟待关注。
研究中国城市形象危机的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钧指出,保护文物古建,关键在于有力可靠的执法体系。“建议设立中央或省级垂直管理的体制,并配以职能齐全的大区域文物督查中心。”
在此之前,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古城、丽江束河古镇也发生过火灾。2014年1月,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被大火烧毁了三分之二的面积。 然而,媒体报道、管理部门问责和专家呼吁,并不能阻止毁坏事故一次又一次发生。
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娱乐场所不得设在居民楼、博物馆、图书馆和被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内。而在事故发生前,拱辰楼是展示南诏古乐的经营性场所,主楼内有吧台和桌椅,装有射灯和较大仿古灯笼等照明电器。
新华社记者在对拱辰楼火灾的调查中发现,为满足游客游览观光的需求,县文化体育局要求将拱辰楼交付给“巍山县南诏古乐团”进行管理和使用,而县文物管理所对于这种做法持否定意见。最终拱辰楼还是变成了灯火通明、吃茶听曲的演出场所。
在各地政府中,文物管理部门大多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文物保护方面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也偏弱。
由唐钧领衔的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课题组调查发现,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只有北京、浙江和新疆三地设立了专门的省级文物行政执法机构。北京的文物保护队伍力量最强,执法队编制有18人;浙江省的文物监察总队有编制8人。
另有18个省或自治区的文物行政执法机构均挂牌设立在文物局相关处室下,由行政管理人员来履行文物行政执法职权。上海、重庆和天津三个直辖市均由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来行使文物行政执法权。云南、辽宁等7省还没有设立文物局,文物行政执法权由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来履行。
据北京文物局文物监察执法队队长赵建明介绍,北京市政府专门出台文件,将文物保护的责任与使用主体及其上级主管单位挂钩。在巡查和执法过程中,他们遇到的阻力明显减小。
不过,他仍希望文物保护立法能更完善,“毕竟我们要依法办事”,而现行文物保护的相关法规中部分已经落后于时代,需要更加明确、有可操作性。
令赵建明一度头疼的是,他的执法队要负责北京3840处固定文物,其中125处“国宝”,216处“市宝”,执法人员仍然捉襟见肘。
通过与志愿者机构合作,北京市文物监察执法队解决了“跑断腿”的问题。经过培训的志愿者承担部分平时的巡察任务,发现问题后报执法队,后者负责监督整改。“如果不发动志愿者,就算有180个人也顾不过来。政府也不是万能的,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赵建明说。
曾任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的北京市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席巴爱民认为,除了社会公众对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外,科技手段的进步也能有帮助。以北京龙泉寺为例,加装热水地暖设备后,既不影响古建筑物防火,又解决了寺庙管理人员和游客的取暖问题,防止了祸患。
“现有的防火技术已经足够先进,价格也可以承受。烟雾探头1分钟内能发现火情,一台小推车大小的灭火器可以覆盖两三百平米的面积,5分钟内把火灭掉。”巴爱民说。
近年来,物联网在硬件、软件和系统方案等领域取得了多项进展,在文物保护方面具有实用价值。秦始皇陵博物院通过振动传感器监控侵入行为,并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管理文物出入库信息。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60多个洞窟安装了200多个传感器,对洞内环境和游客进行动态监测和主动调节,达到预防性保护。
2009年至2014年4月,全国文物古建筑共发生火灾1343起,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居首位,占总数的37%,电气原因占总数的21%,其他原因依次为玩火、吸烟、雷击等。
唐钧带领的课题组在2014年12月25日发表的报告称,2014年发生的47起文物破坏典型案例中,火灾只是其中一种类型,其他包括墓葬盗掘、博物馆被盗、擅自迁移、违法施工、商业开发等。
“资金到位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人要负责,预防为主。”巴爱民补充道。(记者全晓书 王晨曦)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