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三沙:小岛渔民的生活变迁

2015年01月06日10:55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探访三沙:小岛渔民的生活变迁

  2015年1月1日,海南省三沙市在永兴岛市政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迎接2015年的到来。 新华社记者夏一方摄

  新华网三沙1月6日电(记者赵叶苹 周慧敏)新年已至,冬日的三沙市永兴岛处处充满生机,一如小岛上的渔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迫切而触手可及。

  “19栋保障房今年底就将交付使用,我们与北京海淀区西马坊村合作销售西沙海鲜,争取在春节前发出第一批货……”谈起渔民村未来的发展前景,三沙市永兴社区居委会主任符载畴充满干劲儿。

  这座位于永兴岛上的渔民村,自上世纪末开始形成并逐渐扩大,渔民们以家庭为单位从事渔业捕捞和海产品销售、加工。目前全村共有常住人口159人,渔船43艘。但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永兴岛上物资缺乏,缺水缺电,条件十分艰苦。

  “那时生活艰苦、单调,更不可能有什么休闲娱乐活动了。”符载畴一家四口是1999年从海南万宁来到永兴岛的。随着渔民村的逐渐扩大,他们迫切希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符载畴说,这两年,岛上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海水淡化设施、柴油发电设备,还新建了‘三沙1号’轮,水电交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让大家开心的是,北京路上开了很多家店,有银行、超市、邮局、理发店、冷饮店、咖啡店,累了闲了也可以喝杯冷饮解渴聊天。”

  渔民们都说,三沙设市后,政府为渔民做了很多事,比如新建了社区居委会综合保障大楼和渔民村保障房。记者看到,紧挨着三沙市政府食堂,一栋灰墙红沿大楼已经完工,大门口红色宋体的“永兴社区居委会”门牌鲜亮打眼。这座建筑面积850平方米的综合保障楼里,将建有文化活动中心、阅览室、党员活动室、值班室、会议室等设施。

  而就在社区居委会大楼周围,19栋渔民保障房已开工6栋,渔民们没事儿就去工地转转,等着搬迁。

  48岁的渔民符少强新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赶快住进保障房。“我2006年举家迁来永兴岛时就预见到,三沙的前景会越来越好,没想到发展得这么快!”这位“老南海”高兴地说,保障房交付使用后,大家住进“小别墅”,用上空调、热水器,会和海南岛上一样舒适安逸。

  符载畴说得更实在,“当年吸引渔民来西沙,是为了谋生,未来能让渔民留下来的,将是越来越红火的捕捞事业。”

  他告诉记者,近两年里,随着上岛旅客的增加,岛上建设的加速,渔民们的海产品销售越来越旺,户均收入比设市之前平均提高了30%,以每户2-3个劳动力算,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

  随着“三沙1号”的正式运营、机场开展扩建,三沙渔民的捕捞事业有望更加红火。符载畴说,西沙的海鲜很受市场欢迎,但多年来囿于交通瓶颈无法运出,“三沙1号”和未来交通条件的继续优化,让西沙海鲜闯入北京成为可能。

  据了解,永兴社区居委会已与北京海淀区西马坊村建立合作,成立了公司,计划将西沙海鲜直接运到北京销售。“我们将以销定产,统一收购,年底分红。”符载畴说。可以预见,未来三沙渔民的日子将越过越红火。

三沙新年:海岛居民迎接新生活

  “三沙1号”交通补给船首航实现南海交通新跨越

  三沙“投资客”:在蓝色国土里播种希望

  三沙首批岛礁卫生员培训结业 岛礁有了卫生员

青春派,炫精彩。扫一扫,带走新华炫闻。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