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1月2日电 (冯志军 白文科)新年伊始,近年频遭洪涝、冰雹、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创伤的甘肃岷县灾区逐渐“褪伤”。在历时两年灾后重建、异地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当地超过44万农村民众终于告别了土坯房,不再因房屋安全忧心。
岷县自然灾害多发频发。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发生6.6级地震,共造成95人遇难,1300余人受伤,受灾最重的地区岷县有多个村落几乎被摧毁。而在此一年5月发生的特大雹洪致当地50多人死亡失踪。此外,当地每年汛期致人员伤亡的自然灾害亦不鲜见。
专家组实地考察认为,岷县6.6级地震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土坏房等房屋倒塌所致。由此,每逢有刮风下雨或是地震等“风吹草动”的自然灾害,普遍住了几辈人的土坯房成为令当地民众提心吊胆的“定时炸弹”。
海拔2700多米的岷县梅川镇永星村在地震中几乎被夷为一片废墟,随着当地官方宣布2014年度灾后重建任务完成,这里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此前的废墟之上已被一座座漂亮靓丽的新居所占据。
近日,永星村村民刘晓霞搬进了由白墙、青色琉璃瓦和坡屋面式的顶檐构成的别致院落里。“我家那几间住了十几辈人的土坯房在地震中变成了一堆废墟,很长时间一想起土坯房就心有余悸。”经历了从地震废墟里死里逃生的她感慨道,眼前这座钢筋混凝土的抗震房让她心里踏实多了,再也不为一家人安全担心。
岷县地处甘南高原、陇中高原、陇南山地丘陵交错过渡地带,处于中国南北地震带(兰州—天水带),为中国十度裂度区的11个县之一。受特殊的地理、气候和地质结构影响,其境内海拔高、温差大、生态脆弱,大雨、冰雹、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
记者2日从岷县统计局了解到,目前岷县共有农村人口约44.8万人。近两年来,当地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通过灾后重建、异地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和群众自筹自荐、社会救助帮建等途径,全县农村民众彻底告别了土坯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