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日本强掳中国劳工档案成书 外交部:希望日本正确对待历史 

2014年09月19日08:12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沈阳撞钟鸣警纪念“九一八”

  昨天,部分抗日老战士出席了在沈阳的撞钟鸣警仪式。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九一八事变发生83周年之际,“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昨天上午在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仪式并讲话。

  上午9时许,仪式开始。全场高唱国歌。随后,刘云山发表讲话指出,日本军国主义蓄意制造的九一八事变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怒潮,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下,东北人民组织几十万抗日义勇军和各种武装力量,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

  刘云山强调,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就是要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血与火的历史启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团结就是力量,万众一心就能压倒一切困难和敌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历史不能忘记,未来充满光明。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形成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坚定不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英烈、开启未来。

  讲话结束后,刘云山等领导同志和群众代表神情凝重地推动钟槌击响“警世钟”。14响钟声,寓意着中国人民14年抗战历程。9时18分,沈阳全城拉响防空警报。同一时间,辽宁省其余13座城市也拉响防空警报3分钟,火车、轮船汽笛齐鸣。

  >>延伸

  沈阳连续20年鸣警

  这是沈阳市第20次鸣响防空警报纪念“九一八”。从1995年第一次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鸣警以来,参加群众达数十万人次。这项旨在“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纪念活动,从白山黑水到香江两岸,已从事变爆发地扩展到全国百余座城市,成为各地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载体,也成为国家与民族铭记历史、拒绝遗忘的一项记忆工程。

  外交部:希望日本正确对待历史

  据新华社电18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敦促日方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有记者问,今天是“九一八”事变83周年纪念日,中国国内举行了一些纪念活动。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

  洪磊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开端。中方纪念“九一八”,目的是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他表示,日本军国主义近代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给亚洲受害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我们敦促日方正确认识和对待这段历史,恪守迄今在历史问题上作出的郑重表态和承诺,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洪磊说。

  >>相关

  日本强掳中国劳工档案成书

  京华时报讯(记者韩旭)六十册、三万余页、34282位被强掳的中国赴日劳工名录……昨天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藏日本强掳中国赴日劳工档案汇编》在京出版首发,揭露了日本当年强掳中国劳工的罪行。

  昨天是九一八事变83周年纪念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多功能厅看到,一本本日本强掳中国劳工档案的原件整齐摆放在桌案上,部分档案已经发黄变破,而在这些档案的旁边摆放着六十册汇编而成的新书籍。

  据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藏日本强掳中国赴日劳工档案汇编》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也是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重要成果,全书共六十册,三万余页。

  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沈强介绍,这部书是根据日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名誉会长陈焜旺先生珍藏的部分中国劳工档案资料汇编而成的。

  “今年4月,抗战纪念馆官网首次公布了34282位被强掳的中国赴日劳工名录。”沈强告诉记者,劳工档案公开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有的观众写下留言表示强烈支持,有的观众打来电话询问具体情况,并希望将这些档案资料编印成书。“如今这部书的出版,用铁的事实揭露了日本当年强掳中国劳工的罪行。”

分享到:
(责编:潘婧瑶、曾伟)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