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被8个国际会议同时邀请
年纪不大,战绩颇丰的刘通,吸引了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崔贞姬的注意:“对于特殊人才,要特殊培养。”
高一暑假,崔贞姬从美国请来华人数学教授王筱棣专门给刘通上课。初次见面,王筱棣决定先给刘通讲大学的线性代数。令人惊讶的是,刘通用5天时间便消化了全部课程。王筱棣建议他:何不做些课题,检验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科研潜力?
在王筱棣提供的选题中,刘通挑选了“基于M带小波和余弦变换的水印嵌入主成分分析复合算法”。简单说就是,用肉眼不可见但可标示的版权信息来打击各种盗版侵权行为的技术。
2011年10月,刘通开始进入了课题的研究。王筱棣提供一些英文材料,让刘通自己权衡能否承担。李英第一次问是否有思路时,刘通没有回答。几天后,刘通对李英说:妈妈,我有思路了。
当时恰逢期末,刘通不想影响其他课程,就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课题。两个月后,英文版论文出炉。
2012年初,因为这篇论文,刘通被邀请参加美国数学年会(JMM),这是唯一被邀请的中国中学生课题。同年8月,刘通带着科研成果参加了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得到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组委会专家认可,特邀他参加2013年的美国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大赛。
此外,刘通用这篇论文同时申请了分别在瑞士、法国、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希腊、美国和中国举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结果是:全部通过。崔贞姬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申请参加以上8个国际性会议的论文,通过率一般只在20%左右。
王筱棣形容刘通是个“大海绵”:只要给他知识,就能吸收。
还是因为这篇论文,一所德国大学向刘通抛出橄榄枝。但刘通说更喜欢去香港读大学。考虑到儿子年纪不大,学习精力也比较充沛,李英征求了崔贞姬的建议,让刘通在高中时期均衡涉猎各学科,积累完备的知识体系。
今年,刘通正在为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作准备,计划用质量更高的国际数学竞赛金牌敲开大学校门。刘通同时选择参加高考,目标是考个吉林省高考状元,回报母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