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天是九九重阳节,也是我国法定的第七个“老年节”。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始终将“尊老”奉为立身处世的大德,全国多地开展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主题活动。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老人,在习近平心中一直是一份沉甸甸的牵挂。几十年来,他以身作则,敬老孝亲,尽显对老年人群体的敬重与关怀。
敬老孝亲关怀之举温暖人心
“自我呱呱落地以来,已随父母相伴四十八年,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久而弥深。”
这是2001年10月15日,家人为习仲勋举办88岁寿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因公务繁忙难以脱身,抱愧给父亲写了一封拜寿信。
一字一句,饱含对父亲的恭敬之情。据习近平的母亲齐心回忆,当家人读完习近平这封情真意切的信,“我和在场的人也无不为之动容。”
据媒体报道,在习近平的书架上,摆着两张照片:一张是他与家人推着轮椅上的父亲,另一张是他牵母亲的手散步。
习近平与父亲习仲勋、夫人彭丽媛、女儿的家庭照。来源:《习仲勋画传》
习近平陪母亲齐心散步。新华社发
尽管公务繁忙,每当有时间一起吃饭后,习近平都会拉着母亲的手散步,陪她聊天。
仁之实,事亲是也。举手投足间,孝敬亲长的优良家风扑面而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习近平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老年人的尊敬,举手投足间,蕴含着他始终不变的尊老敬老情怀。
习近平赴湘西调研扶贫攻坚,在花垣县十八洞村特困户施齐文家慰问群众。新华社发
他惦记贫困地区老人的生活条件。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来到花垣县十八洞村特困户施齐文家。习近平握住老人的手询问年纪,听说老人64岁了,他说:“你是大姐。”
他关心老艺术家的身体状况。2014年文艺座谈会上,媒体捕捉到这样一个细节:习近平准备发表讲话时,望了望90岁高龄的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冯其庸先生,对大家说,今天出席座谈会的不少老艺术家年事已高,大家如果累了,就到休息室休息或者走动走动。
他赞赏老翻译家的学术成就。2014年在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习近平与99岁的旅法华人李治华亲切会面。这位老人历时27年翻译完成法文版《红楼梦》,是将这部中国不朽名作介绍到法国的第一人。习近平亲切询问他的身体和生活状况,称赞他的执着精神和学术才华令人钦佩。
惦念、慰问、盛赞……举手投足间,敬老爱老之情溢于言表。习近平在各种场合表达对老年人的尊重与爱护,他以温暖而深厚的力量,将尊老敬老的情感融入每一个场景中,让中华传统美德同每个人产生情感共鸣。
言传身教 笃行敬老传统美德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值得全社会继承的优秀品质。习近平在各种场合以言相传、以身作则,号召发扬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
尊老敬老,要以实际行动将关心落到实处。
“要热情照顾好老干部的晚年生活。老干部甘当’人梯’,主动退居二、三线,中青年干部要努力使他们退得各得其所,保证他们有必要的条件去从事更适宜目前健康状况的活动或工作,愉快而有意义地度过晚年。”
习近平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主题就是“尊老”。这篇《中青年干部要“尊老”》的文章篇幅不长,却真实反映了他笃行敬老之为的心声。
《人民日报》1984年12月7日第四版刊登习近平署名评论《中青年干部要“尊老”》。
发表这篇文章时,习近平31岁,刚刚履新河北正定县委书记一年。当时,他把县委仅有的一辆212吉普车配给了老干部使用,自己则轻车简从,只要不出城关就骑自行车。
习近平将要离开正定时,一些老干部眼圈儿都红了。一位叫祁永的老干部说:“习书记,我们可不愿让你调走哩。”
尊老敬老,要充分继承老一辈的优秀品德。
在正定时,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说,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没有他们过去的奋斗和无私的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共产党形成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的’传家宝’。”
在会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时,习近平亲切地表示,“要广泛宣传老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尊重老同志、爱护老同志、学习老同志的良好社会氛围。”
珍惜老干部、老同志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继承先辈优良传统中坚定走向未来。习近平对老干部、老同志始终保持敬重之心、倾注关爱之情,珍视并号召人们学习继承老一辈的优秀品德。
尊老敬老,要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013年2月4日,习近平到兰州一家“虚拟养老院”的养老餐厅考察工作。午饭时间,他发现72岁的杨林太老人面前还没有饭菜,就径直走过去,把一盘热气腾腾的饭菜递到老人手里,亲切地说:“请老人家吃饭。”
习近平邀请黄旭华、黄大发代表坐在自己身边合影。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年逾九旬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设计师黄旭华和82岁的扶贫老支书黄大发两位道德模范代表站在队伍中间,习近平看到两位年事已高,就握住他们的手,请他们坐到自己身旁。
会见结束后,习近平语重心长地对有关部门的同志说:“给老道德模范让座,这是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这就叫人伦常情。”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让尊老敬老落到实处、让优秀品德传承发展、让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习近平的一言一行,为社会凝聚尊老敬老的氛围树立了榜样。
老有颐养 多项政策落到实处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多项政策举措正让老龄人群的幸福生活落到实处。
“加强养老公共服务,内容上要多样,财力上要倾斜,全社会一起努力,把老年人安顿好、照顾好,让老年人安度晚年。”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将保障老年人民生列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面对“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的严峻形势,习近平再三强调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性,“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
习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敬老院音乐室与老年合唱团成员交流。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2014年元旦前夕,习近平到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敬老院考察工作时强调,“我国老年人口增加很快,老年服务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
面对当前老龄化趋势带来的新情况,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应对举措——
2016年5月27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三个“相结合”,即“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
一年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为新时代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加大投入、切实行动,把对老年群体的关心落到实处——
养老体系建设纳入“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为实现政府、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的深切关怀和全面保障夯实政策基础。
民政部部长黄树贤介绍,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各类养老机构达2.99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4.34万个,养老服务床位合计735.3万张。
1500万和400万困难老年人分别纳入了最低保障的范围和政府供养范围、高龄津贴制度和经济困难老年人的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的护理补贴制度基本实现了省级全覆盖,已经惠及了近3600万老年人……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确保养老服务安全……越来越多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送到了老年人的家门口、做到了老年人的心坎里,社会敬老养老氛围更加浓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从对身边老年人的关怀,到对老龄事业发展的关注与推动,习近平敬老孝亲的情怀让人感动。树立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落实爱老助老的政策措施,这份对老年群众沉甸甸的牵挂,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感受到“夕阳无限好”的真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