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国务院召开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中新社发 刘震 摄
视频:李克强:简政放权要从政府“端菜”变为群众“点菜” 来源:央视综合
中新网北京5月13日电(记者 李金磊)在日前痛斥某些机构给民众办事设置障碍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日再次督战政府简政放权,并对今年重点工作做出部署。专家指出,简政放权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消除仍存在的不少“堵点”、“痛点”和“盲点”,以方便民众,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社会和市场主体活力。
7天内3谈简政放权
5月12日,国务院召开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在会上表示,转变政府职能,要继续在简政上下功夫,着力破除审批“当关”、公章“旅行”、公文“长征”等乱象。
这是李克强在7天内第三次谈及简政放权。此前在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提出,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把改革推向纵深。
5月7日,李克强先后来到中国科学院和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考察调研。在调研中,李克强说,不仅要简政有力,把该放的放到位,更要在监管和服务上下功夫,持续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释放中国经济的无限活力。
短短一周时间内,李克强三次提到简政放权并作出部署,可见简政放权这一“先手棋”的重要性。
事实上,本届政府成立伊始,开门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自身权力开刀”,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实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2013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获准实施,政府承诺——本届任期内,将国务院各部门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三分之一以上。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取消和下放了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马庆钰向中新网记者表示,频频提及简政放权,一方面凸显总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决心之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简政放权的现有成果与民众的期盼仍有不小距离,还有许多“堵点”、 “痛点”和 “盲点”,需要在“深水区”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
“政府施政要义,在于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李克强12日在上述会议上这样说。这也是他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表述的进一步解释。
“敬民之心”这一提法可谓意味深长。在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就“你妈是你妈”证明、劳模评选要戳8个公章等现象,痛斥某些政府办事机构。他费解地发问:老百姓办个事儿咋就这么难?政府给老百姓办事为啥要设这么多道“障碍”?
事实上,不止证明“你妈是你妈”,类似的还有证明我是我、证明婚前未结婚、证明自己还活着、证明女儿是女儿……各种奇葩证明可谓层出不穷,这些啼笑皆非的证明也饱受民众诟病。
“奇葩证明给公众和企业设置了重重障碍,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马庆钰表示,奇葩证明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权力机构的“任性随意”,服务意识不足。在非善意的管理方式下,将服务对象看作不平等的对象,容易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二是由于信息不共享,职能部门间存在行政“堡垒”、信息“孤岛”现象,各部门间各自为政、不愿担责;三是审批和证明异化为权力寻租的渠道,职能部门不愿割舍利益。
李克强在12日的会议上提出,今年简政放权重点工作是:再砍掉一批审批事项,再砍掉一批审批中介事项,再砍掉一批审批过程中的繁文缛节,再砍掉一批企业登记注册和办事的关卡,再砍掉一批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收费。
马庆钰认为,今年政府将再砍掉一批审批过程中的繁文缛节,其中应该包括上述一些奇葩证明。简政放权的上述安排,对于方便民众,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社会和市场主体活力,是一大利好。(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