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电报大楼。 人民网记者 于凯 摄


广场5G信号车就位。 人民网记者 李娜 摄


首批文字记者抵达天安门广场采访点。人民网记者 李娜 摄


受阅装备整装待发。人民网记者 张志强 摄


受阅部队开始整装、列队。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 摄


旭日东升。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升旗演练前官兵互相整理衣装。人民网记者王嘉澍 摄


军乐团开始演练。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观礼嘉宾队伍迎着朝阳从景山前街进入故宫神武门。人民网记者 赵亚辉 摄


装备方队整齐列队完毕。人民网记者 黄子娟 摄

“中国十大杰出民警”陈新民和少先队员代表张力文、徐永富在观礼台前合影。人民网记者 赵亚辉 摄



观礼台上的嘉宾自发合唱《歌唱祖国》。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开始,70响礼炮响彻云霄,国旗护卫队官兵护卫五星红旗,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行进至广场北侧升旗区。 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习近平:“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习近平乘坐检阅车,经过金水桥,驶上长安街。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习近平乘车来到党旗、国旗、军旗前停车肃立,向旗帜行注目礼。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习近平乘车沿着宽阔的长安街检阅部队:“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空中护旗梯队拉开了阅兵分列式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人民网记者 李娜 摄


20架直升机组成巨大的“70”字样。人民网记者 刘融 摄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高擎党旗、国旗、军旗走过天安门。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领导指挥方队由27名将军和325名校尉军官组成。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战略支援部队方队首次出现在国庆阅兵中。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联勤保障部队方队第一次亮相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女兵方队走过天安门。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文职人员方队第一次亮相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100面鲜红的战旗飘扬,全军荣誉功勋部队代表组成的战旗方队浩荡而来。战旗方队领队为五大战区主要指挥员。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陆上作战模块,坦克方队首先接受检阅。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海上作战模块,岸舰导弹方队首先接受检阅。人民网记者 张志强 摄


防空反导模块,预警雷达方队首先接受检阅。人民网记者 张志强 摄


信息作战模块,第一方队首先接受检阅。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 摄


无人作战模块,第一方队首先接受检阅。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后装保障模块,补给供应方队首先接受检阅。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 摄


战略打击模块,东风-17常规导弹方队首先接受检阅。人民网记者 黄子娟 摄


长剑-100巡航导弹首次亮相国庆阅兵。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 摄


装备方队最后一个出场的是东风-41核导弹方队。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空中梯队接受检阅。领队机梯队率先飞临,空军司令员丁来杭上将在空警—2000预警机上担任指挥。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8架歼-10战机护卫两翼。七道彩烟寓意着新中国70年的光辉历程。
人民网记者 李娜 摄
人民网记者 李娜 摄

海上巡逻机梯队由空警-500H预警机和首次亮相的运-8反潜巡逻机组成第一楔队。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 摄

第一次亮相的轰-6N为国产新型远程战略轰炸机,可以空中受油。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陆航突击梯队接受检阅。直-20战术通用直升机是首次亮相阅兵场。 新华社记者 孟鼎博 摄



最后接受检阅的是教练机梯队。机群掠过,划出7条美丽彩带,向新中国70华诞献上诚挚的祝福。 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在《今天是你的生日》歌声中,群众游行开始。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1号国旗方阵由高举巨幅国旗的1949名青年组成。 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2019名青年组成二号国庆年号和国徽方阵。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红旗颂》奏响,致敬方阵的21辆礼宾车驶来。第一辆礼宾车上,是6位新中国缔造者的亲属代表,3位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属代表和9位老红军、老八路军、老解放军。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群众游行第一部分“建国创业”由5个方阵组成。6号“建国伟业”方阵簇拥着毛泽东同志巨幅画像和标语。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群众游行第二部分“改革开放”由9个方阵组成。9号“关键抉择”方阵簇拥着邓小平同志巨幅画像和标语。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12号“与时俱进”方阵簇拥着江泽民同志巨幅画像和标语。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15号“科学发展”方阵簇拥着胡锦涛同志巨幅画像和标语。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群众游行第三部分“伟大复兴”由18个方阵组成。第18号“伟大复兴”方阵簇拥着习近平同志巨幅画像和标语。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宣誓号角》乐曲奏响,第22号“民主法治”方阵簇拥着巨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网记者 杜明明 摄


第23号“民族团结”方阵群众手拉手,载歌载舞。彩车上“石榴瓶”光彩夺目,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血脉相连,风雨同舟。人民网记者 张志强 摄


巨大的鲲鹏造型彩车,引领第31号“中华儿女”方阵,紧随其后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台湾的彩车。人民网记者张志强 摄


一曲《千年之约》,婉转悠扬。中外青年携手前行,组成第32号“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阵。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34号方阵:不忘初心。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承诺如山。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 摄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歌。5000名首都各界群众组成了第37号“祖国万岁”方阵。刚刚夺得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成员站在祖国万岁大花篮四周。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7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7万只气球腾空而起,伴着《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庆祝大会圆满结束。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 摄


保洁人员开始打扫观礼台,为晚上的联欢活动做准备。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记者回到位于梅地亚的新闻中心第一时间编发稿件。人民网记者 赵晶 摄


在中山公园门口,记者们席地而卧休息调整,为报道晚上的联欢活动补充体力。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在联欢活动现场,演职人员正在进行准备工作。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即将参与联欢活动演出的小朋友在广场上欢呼!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天安门已经亮灯,等待联欢开场 人民网记者 赵亚辉 摄



联欢活动正式开始,空中烟花打出“70”。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天安门广场打出90米长60米高的巨幅网幕国旗。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天安门广场搭出“祖国万岁”四个大字,全场热情激昂:“祖国万岁!


天安门广场上空打出特效烟花“人民万岁”四个字!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活动结束后撤离、整理高效有序,20分钟内看台清洁一新,临时观礼台开始拆除。人民网记者 张志强 摄


“国庆快乐!辛苦啦!下次再见!”人民网记者 张志强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