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圆满结束对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瑞士联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正式访问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8日上午乘专机回到北京。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7日在柏林出席中德工商界午餐会并发表演讲,介绍了中国经济形势和中国新一届政府的经济政策,提出深化中德、中欧合作的新主张。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7日应邀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德总理府共进早餐,就中欧经贸存在的问题,中欧关系,当前欧债形势以及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
印度国旗
印度概况 印度共和国,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人口12.1亿。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印地语。 [详细]
巴基斯坦国旗
巴基斯坦概况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面积796095平方公里,人口1.97亿。乌尔都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 [详细]
瑞士国旗
瑞士概况 瑞士联邦,面积41284平方公里,人口795.5万人。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及拉丁罗曼语均为官方语言。 [详细]
德国国旗
德国概况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面积357121平方公里,人口8184.37万。通用德语。 [详细]

前驻巴大使:称巴基斯坦为“巴铁”是很恰当的张春祥说,在巴的生活和感受使他深深体会到,中巴友谊已经深深的根植于两国人民的心中。中巴友谊是全天候的、经过历史考验的。巴被称为“巴铁”,是中国人民在中巴几十年的双边交往中铸炼出来的情感表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所长:“龙象共舞”利在全球胡仕胜认为如何帮助巴基斯坦实现独立自主和稳定繁荣是中巴双边外交的重点。中巴两国的双边合作将从过去集中在政治和军事层面,向在经济和文化领域扩展,应当帮助巴建立支柱产业,实现自主自立。
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管好分歧才有“亚洲世纪”贾秀东说,实现“亚洲世纪”符合亚洲国家的共同利益。分歧和争端曾给有关国家地区带来不和、冲突乃至战争,只有管好“亚洲分歧”,才有“亚洲世纪”。这就需要亚洲各国释放正能量,拿出大智慧。
前驻印大使:中印边界争议有进展有难度有希望周刚说,中印边界问题背景复杂,争议的领土面积大,解决起来有相当的难度。但是,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友好谈判,争取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把中印边界变成和平友好的边界。
2012.4.26访问俄罗斯:李克强说,中俄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目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人民的友谊就像俄罗斯谚语所形容的一样,我们是“胳膊肘般的感情”。回顾和展望两国关系,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过去的基础深厚,现在的机遇难得,未来的潜力巨大。
2012.4.30访问匈牙利: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会谈,是李克强访问匈牙利的一场重要双边活动。从会谈桌到咖啡桌,时长超过3小时的超长对话。双方会谈时间一再延长,谈得很深入。这场对话为中匈务实合作提供了许多新思路。近年来,包括匈中双语学校的设立等两国间人文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2012.5.2访问比利时:临别之际,李克强送给李德汉一家经过精心挑选的礼物,其中有茶具、披肩、画册、小熊猫玩具和风筝等。他指着送给李德汉孙子的风筝说:“这代表我们的未来,可以飞得更高。”民间友好是中比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两国民间人士为增进了解和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2.5.3访问欧盟总部:李克强表述,当“欧洲设计”遇上“中国制造”,“欧洲技术”遇上“中国市场”时,就会产生显著而奇妙的效应。面向未来,李克强主张中欧突出加强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为此,他提出三项具体建议:共促绿色发展、深化项目合作、加强管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