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湖南高速公路“招商引资”潜伏诸多怪现象
|
2010年08月30日10:56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政府已投资建好的高速公路,在随后的“招商引资”中,国有资产却越变越少。记者跟踪湖南省发生的这一“怪事”时,发现在高速公路招投标、转让收费权等诸多环节中,潜伏着更多怪现象。
乱象一:一次招商“送出”7亿元 国有资产越“招”越缩水
记者27日从湖南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本已签订协议,将由交通系统收回收费权的益阳至常德高速公路,又被中国瑞联实业“反悔”转给了另一企业。
对于民营控股的中国瑞联实业集团公司来说,这其实已堪称稳赚不赔的好买卖:17亿元从湖南交通系统手里买到益常高速的收费权;收费5年后,交通系统愿以18亿元价格买回。
公开资料显示,已建成的益常高速2003年由湖南省交通厅(现交通运输厅)作为“招商引资”项目作价17亿元,将30年收费权转让给瑞联实业。2009年11月30日,湖南交通系统宣布,以18亿元收回益常高速剩下年限的收费权。
这一交易,瑞联实业获利多多。记者在该企业信托融资时披露的数据中发现,仅2005年1月至2009年3月底,益常高速的收费收入就超过6.2亿元。记者还了解到,瑞联实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其购买收费权的17亿元中,还有数亿元一直并未付给交通系统。
记者调查发现,围绕益常高速收费权的两次转让,出现了一系列不合规的现象:第一、高速公路收费权并非“商品”,不能私下买卖。瑞联实业为何能在与湖南交通系统签约后,再将益常高速转卖他人?第二、瑞联实业早年从交通系统手中购得益常高速收费权,已被查出明显违规。按规定,此交易当属无效,交通系统为何不予以纠正?对此,记者多方求解,但湖南交通系统有关负责人避而不答。
据湖南交通系统一位知情人透露,2003年益常高速转让前没有竞标,没有评估,事后才通过评估机构得出一个14.89亿元的所谓“评估价”。而整个转让,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一些党组成员也毫不知情。事后查明,当时的湖南省交通厅越权,代替业主湖南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行使了转让权。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陈杰人认为,益常高速转让前事先未评估,且行政部门越权转让,按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这起交易当属无效,应予纠正。
乱象二:行政协调“更改”投标结果 招标成为幌子
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一环,招投标本是严谨的法定程序。但湖南省一个已通过公开程序中标的项目,却在行政干预下,被“私下”拆解、转给了未中标的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湖南省对京珠复线岳阳至望城段、岳汝高速岳阳至平江段组织公开招投标。下辖两家香港上市公司的保利达控股国际有限公司,击败交通运输厅下属的湖南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中标。
但在招标公示后,这两条路中的一条被转给湖南高速建设投资集团投资建设。保利达有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11月19日就下发了中标通知。按规定,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应在中标通知下达7天内,与中标企业签订投资协议。但交通运输厅拖延数月,要求保利达先将岳阳至平江段转给湖南高速投资集团,再签订剩下那条路的投资协议。
“省交通运输厅是本项目的招标人,还是行业主管部门、相关政策制定者、解释者和执行者。我方只能接受他们的违规要求。”保利达有关负责人说,直到2009年2月5日,交通运输厅才与之签订投资协议。
“如此更改招投标结果,显然违反国务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陈杰人等专家指出,其一、更换投资者,按规定应重新公开招投标。其二、未通过法定程序,行政部门无权撤销第一次招投标结果。
【1】 【2】
乱象一:一次招商“送出”7亿元 国有资产越“招”越缩水
记者27日从湖南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本已签订协议,将由交通系统收回收费权的益阳至常德高速公路,又被中国瑞联实业“反悔”转给了另一企业。
对于民营控股的中国瑞联实业集团公司来说,这其实已堪称稳赚不赔的好买卖:17亿元从湖南交通系统手里买到益常高速的收费权;收费5年后,交通系统愿以18亿元价格买回。
公开资料显示,已建成的益常高速2003年由湖南省交通厅(现交通运输厅)作为“招商引资”项目作价17亿元,将30年收费权转让给瑞联实业。2009年11月30日,湖南交通系统宣布,以18亿元收回益常高速剩下年限的收费权。
这一交易,瑞联实业获利多多。记者在该企业信托融资时披露的数据中发现,仅2005年1月至2009年3月底,益常高速的收费收入就超过6.2亿元。记者还了解到,瑞联实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其购买收费权的17亿元中,还有数亿元一直并未付给交通系统。
记者调查发现,围绕益常高速收费权的两次转让,出现了一系列不合规的现象:第一、高速公路收费权并非“商品”,不能私下买卖。瑞联实业为何能在与湖南交通系统签约后,再将益常高速转卖他人?第二、瑞联实业早年从交通系统手中购得益常高速收费权,已被查出明显违规。按规定,此交易当属无效,交通系统为何不予以纠正?对此,记者多方求解,但湖南交通系统有关负责人避而不答。
据湖南交通系统一位知情人透露,2003年益常高速转让前没有竞标,没有评估,事后才通过评估机构得出一个14.89亿元的所谓“评估价”。而整个转让,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一些党组成员也毫不知情。事后查明,当时的湖南省交通厅越权,代替业主湖南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行使了转让权。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陈杰人认为,益常高速转让前事先未评估,且行政部门越权转让,按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这起交易当属无效,应予纠正。
乱象二:行政协调“更改”投标结果 招标成为幌子
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一环,招投标本是严谨的法定程序。但湖南省一个已通过公开程序中标的项目,却在行政干预下,被“私下”拆解、转给了未中标的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湖南省对京珠复线岳阳至望城段、岳汝高速岳阳至平江段组织公开招投标。下辖两家香港上市公司的保利达控股国际有限公司,击败交通运输厅下属的湖南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中标。
但在招标公示后,这两条路中的一条被转给湖南高速建设投资集团投资建设。保利达有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11月19日就下发了中标通知。按规定,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应在中标通知下达7天内,与中标企业签订投资协议。但交通运输厅拖延数月,要求保利达先将岳阳至平江段转给湖南高速投资集团,再签订剩下那条路的投资协议。
“省交通运输厅是本项目的招标人,还是行业主管部门、相关政策制定者、解释者和执行者。我方只能接受他们的违规要求。”保利达有关负责人说,直到2009年2月5日,交通运输厅才与之签订投资协议。
“如此更改招投标结果,显然违反国务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陈杰人等专家指出,其一、更换投资者,按规定应重新公开招投标。其二、未通过法定程序,行政部门无权撤销第一次招投标结果。
![]() |
(责任编辑:罗旭) |
热图推荐 |
|||
|
| ||
|
|
播客·视频 |
|||
|
|
小编推荐 |
·宁夏41家单位因私设“小金库”受到处理处罚 ·上海市管干部任前公示 范利民拟任上海驻疆办主任 ·财政部、税务总局通知调整部分燃料油消费税政策 ·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 ·中国道教协会接受李一辞去副会长等职务申请 |
频道精选 |
|||
|
|
||
[专题]驻京办撤退 对口支援新疆 预算公开 政坛人物 相册 [反腐动员]官方证实安阳市委原副书记李卫民出逃 已被双开 [人事任免]王宪魁任黑龙江省代省长:回黑龙江工作是使命所在 [综合报道]多省区高官近期密集人事调整 多种干部交流明显 [各地要闻]拽不住的北京人口规模 常住人口剧膨将破2000万 |
[一语惊坛]干部三五年就换,谁愿意做慢工细活 [论坛]怒!菲劫匪死后盖国旗·中国拒菲访华!杀鸡给猴看 [访谈]杨翠芝、黄生留谈郑垧靖·社会学家谈保护孩子 [辩论]郭德纲该不该遭封杀?·申遗花费十几亿,值么? [博客]贪官在总书记狠招的亡命图 许宗衡"60斤现金"都送谁 [博客]曝河南省管干部出逃内幕? 党校教授:巨贪咋不死 |
无线·手机媒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