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政務服務

呵護激勵,助“領頭雁”展翅高飛(深閱讀·年輕干部在基層)

本報記者 田先進 趙景鋒 畢京津
2025年11月21日08: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農村天地廣闊,農業大有可為。廣袤鄉村,為青年干事創業提供了施展身手的舞台。給予呵護和激勵,讓年輕干部成長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領頭雁”,助力他們展翅高飛,是深入踐行人才強國戰略、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的題中之義。

  如何從機制上提振鄉村年輕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記者在多地進行了探訪。

  成長檔案,引導育才用才

  “小鐘來啦,快坐快坐。”“大娘,我來看看你們,順便提醒下小余哥,把買藥的票據收好。”“讓你費心了,這兩年多虧你幫忙!”……

  一早,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犁橋村后備干部鐘杰焰,順路到村民余斌(化名)家探望。余斌是村裡的低保戶,因為生病和身體殘疾,每年醫藥費用開銷不小,家裡的重擔壓在了年邁的父母身上。

  2022年,鐘杰焰剛來村裡工作時,了解到余斌家裡的情況,細心的她便記在了心裡。后來,余斌的母親過來辦業務,鐘杰焰主動說起現在的政策可以給他們家報銷部分醫藥費。

  余斌的母親聽了很高興,但自己和老伴年事已高,收集和整理相關票據難度不小。了解困難后,鐘杰焰主動承擔起這一工作。“等材料收集完,我再整理好上報,您就不用操心了。”鐘杰焰讓大娘放寬心。

  鐘杰焰幫助余斌一家的行為,被組織部門記錄在她個人的成長檔案中。近年來,義安區按照“一人一檔、一村一冊、一鎮一庫”的原則,探索建立了村級后備干部成長檔案。“成長檔案裡,每名后備干部的基本情況一目了然,這為后期針對性培養使用打下了基礎。”義安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湯君說。

  后備干部評先評優、績效考評、選拔使用,成長檔案都是重要參考。“它是一張科學育才、精准用才的導航圖,進一步夯實了人才支撐的地基。”銅陵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容錯備案,激勵干事熱情

  得知容錯備案申請通過的那一刻,李睿心裡的石頭落了地。

  26歲的李睿,是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龍口鎮黨政綜合辦公室副主任。很多前輩評價,小伙子頭腦活、能扛事,鎮裡有啥急難項目,他都積極參與。

  然而,去年鎮裡開展的一項環境治理工作,讓李睿犯了怵。

  龍口鎮有一處廢棄礦坑,裡面存有大量硫黃礦渣。過去,由於認識上存在局限性,當地採取直接掩埋的治理方式,但治標不治本。

  “掩埋后的礦渣經過雨水滲透,會產生硫黃廢水,流入河道后易造成水體污染。”龍口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武永發說。隨著環保理念和治理技術的提升,龍口鎮於2024年底成立專項小組,決心根治這一歷史遺留問題。

  李睿主動申請成為小組中的一員。小組實地調研后發現,礦渣成分因地而異,缺少成熟的治理辦法。“擬定的治理方案,投入不小,雖然聘請專業機構進行了評估,但畢竟是探索性的工作,最終是否能成,沒人敢打包票。”李睿回憶,經過會商,大家仍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躊躇不決之際,轉機出現了。2025年1月,准格爾旗委組織部牽頭發布了關於容錯事項事前備案的相關辦法。李睿學習后發現,這個項目適用於辦法中“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等方面,在探索和示范過程中可能出現失誤”的容錯情形,隨即報告領導。

  經過討論,大家一致同意申請容錯備案。申請提交后,准格爾旗紀委監委迅速會同相關部門和業內專家進行綜合研判,確定該項申請有充分的論証依據,且與法律法規、黨紀黨規不沖突,遂同意備案。

  一周后,硫黃礦渣前期應急治理工程啟動建設。今年7月,趕在強降雨天氣來臨前,該工程順利通過驗收。“幸虧做了提前防范,避免了大量礦渣廢水匯入河道。”李睿說。

  “基層工作較為復雜,許多年輕干部想干事,但也怕犯錯、有顧慮。畏難遲緩很可能會錯失發展良機。”准格爾旗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盧文秀說,構建事前備案、事中監督、事后研判的工作閉環,有效鼓舞了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的年輕干部。

  為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內蒙古出台容錯糾錯8條意見。呼和浩特、鄂爾多斯等盟市制定務實舉措,細化容錯情形界定,推動形成“上級為下級擔當,組織為個人擔當,干部為事業擔當”的良好局面。

  頭雁工程,拓寬成長渠道

  河南省新鄉市延津縣沙口村位於黃河故道。多年前,村裡隨處可見荒草沙丘、垃圾污水,方方面面的問題都有待解決。

  2019年年底,小伙兒楊志遠當選為沙口村黨支部書記。任務艱巨,這個年輕人能否扛得起來?一些村民心有疑慮。

  “鄉親的小事,就是干部的大事。”楊志遠帶領村兩委干部從解決群眾實際問題著手,一個多月內就妥善解決了多個村民的急難愁盼問題,包括一起持續了18年的宅基地糾紛。

  村集體沒什麼收入,過年時,楊志遠自掏腰包,為村裡老人送去慰問品﹔村裡開會找不到人,他上門邀請能提意見的村民坐在前排﹔修柏油路、裝路燈、改廁所、建書屋,房前小花園、屋后綠化樹,文化廣場早晚能跳舞,流轉土地搞規模化種植……沙口村的“顏值”高了,“腰包”也鼓了,成為縣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如何從機制上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新鄉市深化頭雁工程建設,優先推薦優秀且符合條件的農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參加鄉鎮(街道)機關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錄。得益於此,楊志遠通過公開招考進入鄉鎮公務員隊伍。

  無獨有偶,新鄉市獲嘉縣亢村鎮北街村黨總支書記李勝才,抓住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的機遇,把一個軟弱渙散村打造為村集體經濟收入100多萬元的“明星村”。在頭雁工程的培養下,他當選為市縣鄉三級人大代表。

  “鄉村要振興,需要一大批擔當進取的‘領頭雁’。只要肯干、實干,就有更大平台、更廣出路。”獲嘉縣委書記趙明俊說,目前,該縣已有多名村黨支部書記當選為鄉鎮人大兼職副主席。

  新鄉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當地多名優秀村黨支部書記成為鄉鎮公務員,或被推薦為縣級以上“兩代表一委員”人選,這讓大家心氣更足了。

  

  本期統籌:陳  震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21日 04 版)

(責編:劉佳欣、張文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