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我身邊的英雄地標

2025年08月29日06: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小字號

  鹽城有座甲侯村,以我父親倪甲侯的名字命名。他是新四軍連長,犧牲於1944年2月,當時我才出生5個月。沒能當面喊他一聲爸爸,是我最大的遺憾。小時候,一看到別人家小孩在爸爸懷裡撒嬌,我就很羨慕。今年我82歲了,還常來甲侯村,在這裡感到很親切。

  ——鹽城射陽縣烈士后代倪勝珍

  我父親王裕新是新四軍敵工干部,犧牲在我4歲那年。今年我84歲了,記憶裡爸爸的模樣依然年輕。只要身體狀況允許,我就到以他名字命名的裕新社區走一走,這裡有不少人記得他,建設發展得非常好,爸爸的付出是值得的。

  ——鹽城鹽南高新區烈士后代王素英

  81年前,新四軍戰士來村裡借宿,我全家把床鋪讓出來,戰士們卻堅決不進屋,倚著牆根睡了一宿。第二天的戰斗中,19位戰士犧牲了,我們村因此改名為烈士村。

  ——鹽城射陽縣烈士村村民王恆義

  烈士村村民尋訪79年,為無名烈士找到名字。作為烈士生前所在連隊戰士,來烈士村參加公祭,是一次尋根之旅,更是一次精神洗禮。

  ——中部戰區某旅“英勇沖殺連”戰士韋龍

  我家在濱海縣陳濤鎮,是以抗日女英雄陳濤的名字命名的。每年清明節,學校都組織大家到烈士陵園掃墓,起初我有點害怕,老師拉著我的手說,“烈士是為守護百姓而犧牲的,就像我們的親人一樣。我們會害怕逝去的親人嗎?”想著老師的話,后來我真的不怕了。

  ——鹽城濱海縣陳濤鎮中心小學學生李昊哲

  郭猛是抗戰英烈,郭猛鎮是我的家鄉,我和我的兒女都出生在這裡,身份証上有烈士的名字,這是我們全家最自豪的。如今,我種植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鹽都郭猛大米”,日子越來越紅火。我一定誠信經營,擦亮這一富民品牌。

  ——鹽城市鹽都區郭猛鎮居民周扣祥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9日 13 版)

(責編:胡永秋、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