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藝術理想 不負時代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給8位電影藝術家回信激勵全國電影工作者為繁榮發展文藝事業作出新貢獻


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 題:堅守藝術理想 不負時代使命——習近平總書記給8位電影藝術家回信激勵全國電影工作者為繁榮發展文藝事業作出新貢獻
新華社記者
“新征程上,希望你們繼續在崇德尚藝上作表率,帶動廣大電影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努力創作更多謳歌時代精神、抒發人民心聲的精品佳作,為繁榮發展文藝事業、建設文化強國作出新貢獻。”習近平總書記近日給田華等8位藝術家回信,對電影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溫暖人心、催人奮進,極大鼓舞廣大電影工作者。大家表示,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堅定理想信念,扎根生活沃土,反映人民心聲,創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文化強國貢獻力量。
收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田華十分感動。幾十年的文藝生涯中,田華塑造了“白毛女”“黨的女兒”等多個經典銀幕形象。
“為黨的事業奮斗,為人民文藝奮斗,始終是我不變的初心。我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繼續在從藝做人上作示范,帶動更多電影工作者堅定不移跟黨走、永遠為人民服務。”田華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提到“不禁想起你們參與創作的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電影”,讓寫信人之一、演員陶玉玲非常欣喜:“老一輩文藝工作者是在黨的關懷和教育下成長起來的。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崇德尚藝上作表率’的要求,發揮好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實際行動帶動更多文藝工作者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人。”
演員潘虹出演了《人到中年》《杜十娘》等多部家喻戶曉的電影作品。“習近平總書記給我們8位電影藝術家回信,是對我們的極大勉勵。文藝作品是一個時代珍貴的‘橫截面’,留下傳世精品,是文藝工作者的職責使命。下一步,我將繼續投身熱愛的表演事業,為人民藝術發光發熱。”潘虹堅定地說。
人民生活中存在著文學藝術原料的礦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藝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
在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建國大業》《離開雷鋒的日子》等電影的編劇王興東正在著手修改講述抗日將領黃顯聲故事的電影劇本《藏在國歌裡的名字》。逐字逐句讀完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他倍感振奮。
“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中提出的‘扎根生活沃土’要求,讓我更加深刻認識到生活是無字的劇本、劇本是有字的生活。”王興東說,為創作該劇本,前期他深入沈陽、重慶等地採訪,接下來將繼續精心打磨,努力交出一份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提到,8位電影藝術家“給幾代觀眾留下美好回憶”,讓中國煤礦文工團青年演員劉昊然印象深刻。“未來,我要以這些電影藝術家為榜樣,帶著對黨和人民的熱愛,懷揣對藝術理想的堅守,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參與創作更多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藝術形象,為電影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青年力量。”劉昊然說。
近年來,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主任何建明的多部文學作品進行了影視化改編。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讓何建明感到巨大的溫暖。
“每年我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調研路上,這讓我深刻領悟到深入群眾、深入生活的重要意義。我將繼續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扎根基層一線,走進生活深處,在火熱的生活實踐中潛心耕耘。”何建明說。
文藝是時代的號角。廣大電影工作者要緊扣時代脈搏,把握時代主題,推出更多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精品佳作。
烏魯木齊夏日炎炎,導演張忠正馬不停蹄地為援疆題材電影《阿克達拉》的發行工作忙碌。“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讓我更加堅信,好電影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踩大地。我們要在新時代的萬千氣象中汲取靈感、提煉主題、萃取題材,在銀幕上書寫屬於這個時代的華彩篇章。”張忠說。
為了滿足觀眾多元需求,首都電影院今年推出“新新劇場”,致力於向“電影+”文化空間轉型,目前已舉辦60余場演出。
“讀完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我內心涌起強烈的使命感,深刻認識到影院可以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首都電影院城市副中心店負責人高穎說,“基層影院人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以更優質的放映服務、更豐富的文化活動,讓每一塊銀幕、每一個影廳都成為傳播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的文化窗口。”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非常關心電影事業,對電影工作者寄予厚望,這次給電影藝術家的回信,為中國電影事業發展標定了航向、指明了路徑。”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陳道明說,“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鼓勵和鞭策下,我們將保持創作熱忱,推出更多反映人民心聲、展現時代風貌的好作品,朝著建成電影強國的奮斗目標不斷前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