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政務服務

福建廈門不斷優化流程,提高海事政務服務質效

海運業務無需停航再辦証(高效辦成一件事)

本報記者 施鈺
2025年06月11日09: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租船的物流公司已經接單,急著用船,可我的船舶融資租賃借款到期,要盡快辦理所有權過戶,只能停航辦証。”廈門良運船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洪德賢進退兩難。

5年前,為了開拓國內海運業務,該公司在上海的一家融資租賃公司辦理了船舶融資租賃借款業務,用於購買“新隆運85”輪,船舶產權歸融資租賃公司所有。今年3月,該公司還清了所有應付款項,准備再將船舶過戶回來。

“產權變更看著簡單,可相關証書每一本都要先注銷再重新申請辦理,少一本,船都不能出海運貨。”之前買賣船舶時辦過相關業務的洪德賢急得坐不住。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海事國際公約的要求,一艘海船投入營運需要在海事、水運、船檢等部門分別辦理各類証書,最多需要辦理36本。”廈門海事局政務中心主任陳鷺玲說,此前部分証書互為前置,必須逐項辦理,辦理時限長達28個工作日。

“停航一個月,幾十萬元就打水漂了。”洪德賢掰著手指算,載重2.1萬噸的“新隆運85”輪,一天租金和船員工資就要4萬元,還有燃油費、碼頭靠泊費……“最要緊的是,租船的物流公司已經接單,要是不能按期交付貨物,對他們來說,又是一大筆損失。”洪德賢說。

趁著船在浙江舟山維修的工夫,洪德賢來到廈門海事局政務中心窗口,詢問是否能一次性提交申請材料,縮短幾天辦理時間。這一問,問出了意外之喜。

“我們有‘不停運辦証’服務,您可以一次性提交所有申請材料,並選擇船舶靠岸裝卸貨物或維修的時間,同步完成注銷和重新出証。”窗口業務員的回答,讓洪德賢吃下了定心丸。

“辦事快一天,企業就少受一點影響。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難以輕易修訂,但辦事工作流程能通過改革優化提速。”陳鷺玲介紹,近兩年,廈門船舶交易市場活躍,不少企業因轉籍時間過長造成營運損失。

為此,廈門的海事、水運、船檢3個部門聯合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創新推出“海事、水運、船檢聯合辦証平台”,實現船企一次提交,各部門証書同步辦理、同步出証。

根據窗口提供的材料清單,洪德賢備好材料來到廈門海事局政務中心。“考慮到該公司船舶靠岸維修時間隻有一周,中心加急為其辦理了審核與流轉手續。”陳鷺玲介紹。2天后,拿到新辦理的証書,洪德賢急忙聯系租船的物流公司,“可以准時出航!”他說。

據介紹,“不停運辦証”服務將辦証時間壓縮70%,有效解決了船舶轉籍停運等待時間長、成本高等問題。現已為89艘船舶提供“不停運辦証”服務。今后,廈門海事局將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提升群眾辦事體驗感,不斷優化各項政務服務流程,讓海事政務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鏈接

廈門自貿片區成立10年來,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啟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貨物申報、驗放時間極大縮短﹔從“單一窗口”升級而來的大數據服務中心,服務功能已從口岸通關領域擴大到物流、金融、稅務、政務等多個領域﹔支持企業加強海外倉建設運營,推動跨境電商從“商品出海”向“供應鏈出海”升級﹔率先構建海陸空多式聯運體系,運營中歐、中亞等3條國際貨運干線,實現“海陸絲路”無縫銜接﹔航線通達46個國家和地區的145座港口。

《 人民日報 》( 2025年06月11日 11 版)

(責編:何淼、張文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