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政務服務

從煙火氣裡尋找基層治理良方(一線行走)

牟丹
2025年06月03日09:0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把每條居民建議轉化成基層治理的“施工圖”,才能讓社區變成真正的幸福家園,在升騰的煙火氣中密切干群關系、增進民生福祉

中午時分,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堤口路街道無影山中路社區的“樂鄰”食堂裡人頭攢動。

無影山中路社區大,老年人多,為了幫助他們享受到便利的助餐服務,社區黨委決定建一所社區食堂。小餐盤連著大民生,要想把社區食堂建好並非易事,居民們有擔心、有疑問,社區干部一一解釋、逐個解決。

食堂建在哪?社區干部多次與居民、街道溝通,最終決定打通黨群服務中心的2間辦公室、1間儲藏室,騰挪出120多平方米的空間﹔

資金從哪來?社區黨委書記李娜走訪轄區多家單位,多次召集轄區內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一起協商,成功募集到30多萬元資金﹔

食品安全如何保証?菜品供應商由社區兩委成員、食堂負責人和居民代表監督員共同篩選確定,社區每天清晨安排干部嚴格檢查食材質量,保証新鮮、衛生、安全﹔

怎樣經營才能長久?食堂為60歲以上老人、新就業群體和環衛工人提供優惠套餐服務的同時,推出晚間小炒,適當提高餐飲價格,爭取實現收支平衡。

…………

經過反復調研、實地走訪、一線問需,2個月后,食堂建成營業了。運營近一年來,“樂鄰”食堂不僅服務本社區,還輻射周邊5個社區和30多家單位。每到飯點,居民們排著隊、聊著天,食堂裡充滿煙火氣。

近年來,為更好地服務民生,有些社區食堂引入商業運營模式,與其他助老業態相結合,增強抗風險能力﹔有些食堂在便民服務、配套設施上不斷細化、更新,使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強。如天橋區寶華街街道名泉春曉社區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利用黨群服務中心創辦青年夜校,烘焙技術、手機攝影、電商運營等課程吸引眾多居民參與。為滿足不同人群需要,有的社區還推出延時、錯峰服務。這些送到家門口的便民服務之所以受到居民歡迎,關鍵在於“用心”二字——社區干部用心對接需求、用心盤活資源、用心創新服務。

問問大家需要什麼,想想大家顧慮什麼,把每條居民建議轉化成基層治理的“施工圖”,才能讓社區變成真正的幸福家園,在升騰的煙火氣中密切干群關系、增進民生福祉。

(作者為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寶華街街道辦事處干部)

欄目投稿郵箱:rmrbzzb@peopledaily.cn

《 人民日報 》( 2025年06月03日 14 版)

(責編:何淼、夏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