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政務服務

河北:民意“碼”上說 實事馬上辦

2025年05月22日09:20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丨河北:民意“碼”上說 實事馬上辦

網上反映辦事堵點,線下調研立即跟進﹔群眾上傳民意訴求,便民服務馬上鋪開﹔發現問題隨手一拍,執法人員迅速整改……結合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河北堅持群眾路線,廣泛收集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暢通民情反映渠道,探索建立“掃碼提—線上辦—實時查”民意辦理模式,讓群眾訴求“接得住、辦得好”,以良好作風提升治理效能。

“我這慢性病是老毛病了,總得拿藥。網上在線醫生‘秒開’處方,多方便啊。現在憑外地互聯網醫院開的線上處方買藥,藥店說不行,找社區衛生服務站又不給開處方,我們還得去本地三甲醫院,太麻煩了。”近日,承德市雙橋區紀委監委監測到一條群眾留言,立即聯合相關部門展開調研。

原來,自從相關部門對醫保藥品外配處方進行規范管理后,當地一度要求憑本市三甲醫院或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具的處方購藥才能享受醫保政策,而部分社區衛生服務站因自身藥品種類少、開具處方服務沒有任何利潤等原因缺乏動力,群眾買藥費時、費力、費心。

群眾期盼事就是正風肅紀的發力點。雙橋區紀委監委立即監督推動當地醫療保障局為群眾買藥開通“快車道”。針對開具處方動力不足問題,強化日常監管,要求全區醫療機構在執業范圍內做到應開盡開,並對全區使用HIS系統的48家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接口改造。

雙橋區委常委、紀委書記李奇稱,結合學習教育,他們還建立電子處方月通報機制,對工作推進不力的挂牌督辦,督促當地嚴格執行電子處方流轉及承接處方零售藥店的醫保支付政策。截至目前,全區99家定點醫療機構均能開具電子處方,並與藥店實現共享,實現了讓處方“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4000多人次群眾依托這一政策實現了便捷購藥。

在邢台威縣,郭慧超經常能在小區附近的公交站接到母親捎來的新鮮蔬菜。她家住縣城,母親在鄉下,母女二人經常需要互送物品。“小物件不值得專程回鄉取,托朋友又不方便,有時想讓公交車帶,又不好意思總麻煩司機。”郭慧超說,一次在公交站等車時,她看到“威縣民情碼”,便順手在建議征集欄裡“發發牢騷”。

“為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威縣整合書記熱線等15個政務服務平台資源,打造‘民情通辦’平台,推出‘威縣民情碼’。”威縣民情通辦服務中心主任蔣俊曉說,平台接到該條群眾留言后,迅速組織相關部門展開調研。4月21日起,威縣已在所有公交運營車輛上實現為群眾和商家免費提供捎貨、捎件服務。

“小切口撬動大治理。‘民情通辦’平台上線以來,我們共為群眾解決訴求5.5萬余件,滿意率超過97%。”威縣縣委書記崔耀鵬說,民意“碼”上說,實事馬上辦,切實贏得了群眾的真心點贊。

“王先生,您反映的護欄傾倒問題已解決,請查看反饋圖片。”5月7日,家住衡水的王利輝接到了當地城管部門打來的回訪電話。他通過“市民隨手拍”小程序提交問題后,市政人員迅速處理,當天便有了回應。

“市民隨手拍”是鏈接在“衡水城管”微信公眾號的小程序,集監督、互動、服務功能於一體。市民發現城市管理問題后,可隨時隨地進行反映。

衡水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主任張寧介紹,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他們以解決群眾訴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破解民意反饋渠道不暢、辦理效率不高等難題,實現了群眾訴求“上得來”、民生問題“解得快”、治理成效“看得見”。

“我們將從人民群眾的真知灼見中獲取創新靈感、從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中找到工作方向、從人民群眾的喜怒哀樂中檢視自身工作,把‘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落到實處。”河北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新華社記者田策、馮維健)

(責編:劉佳欣、張文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