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政務服務

圓了群眾“微心願” 繪就民生“幸福圖”

2025年05月22日09:0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開展人大代表圓夢群眾“微心願”主題活動,通過人大代表履職,解決“小問題”服務群眾、做好“小事情”造福群眾。

通過4個故事,請讀者一起感受“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使命擔當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

——編  者

做好民生“小事情”  寫好民主“大文章”

點開“重慶人社”APP,進入“長輩服務專區”,在社保資格待遇認証模塊點擊“幫你認”……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彭水縣潤溪鄉櫻桃井村黨支部書記王海霞在一戶村民家裡,幫助因病臥床的老人李某完成了今年的養老保險待遇認証。

“如今,附近農村的老年人基本納入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范疇。”王海霞說,按照相關規定,按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應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資格認証。

“明明手機端就有認証功能,不少老人卻要到鄉政府去做認証。彭水多山,從櫻桃井村到鄉政府就有十幾裡崎嶇山路。”王海霞說,有一次,村裡的老人張某腿腳不利索,卻花了一整天工夫到鄉政府進行資格認証。原來,老人因不會用手機,孩子又不在身邊,才不得已專程到鄉政府做認証。

王海霞在調研中發現,張某的情況並非孤例。不少老人都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完成社保認証,要麼到鄉政府做認証,要麼干脆放棄社保認証。

“王代表,能不能幫村裡不會用手機的老人做一下社保認証?”有老人向王海霞提出“心願”。“別看這個事很小,但做好了,能給老年群眾解決大問題!”王海霞發動鄉裡的縣鄉兩級人大代表和一些村干部走家入戶,利用“重慶人社”APP的“幫你認”功能,幫助這些老人做了認証。

“我打算借此提出建議,在推動移動設備應用適老化改造的同時,還要提升老年人的使用能力和使用意識,讓廣大農村的老人真正享受到數字紅利,在更大范圍實現他們的‘微心願’。”王海霞說。

彭水縣人大常委會研究中心主任劉洋行介紹,像這樣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困難的事例還有很多。“別看這些小事不起眼,可就是通過做好一件件民生‘小事情’,才寫就了一篇篇基層民主的‘大文章’。”劉洋行說。

結合實事票決制  扎扎實實辦好事

“冉代表,您得幫大家解決這個問題啊!”見到龍射鎮人大代表、勝利社區黨支部書記冉銀,村民張某連忙述說煩惱:“鎮口道路天天堵車,我過年回家走個親戚,在這裡就要等一兩個小時!”

原來,隨著私家車越來越多,新問題出現:鎮上缺少停車場,一到節假日,往來的車輛總是隨意停在鎮口道路上,堵得水泄不通。

當天下午,冉銀就組織召開勝利社區人大代表小組會議。“建停車場看似是小事,但資金需求量大,還需要解決土地、手續等問題,需要鎮政府和有關部門齊心協作才能完成。”大家決定將“解決轉運站停車難問題”作為龍射鎮年度民生實事票決制重點項目。

很快,幾名鎮人大代表開始走訪。他們了解到,鎮口的廢棄建材轉運站是堵車“重災區”,這裡日均進出車輛數量大,卻沒有一個能臨時停車的停車場,許多車輛隨意停放路邊導致交通堵塞。

“轉運站周邊本就擁擠,唯一可能的擴建區域是以前的老糧站”“有群眾擔心建停車場過程中會產生噪聲、污染,這些問題需要避免”……經鎮人大和相關部門研究,並多方征求意見,最終形成了一個合理方案:利用轉運站附近老糧站的一塊閑置空地建設生態停車場。

2024年3月,龍射鎮人代會上,51名鎮人大代表表決了相關決議,通過了包括建設場鎮轉運站停車場、建設場鎮轉運站公廁等5個項目。3個月后,一座有50多個標准停車位並配備智能停車系統、充電樁的現代化停車場建成。

彭水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國甫介紹,將圓夢“微心願”與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結合起來,將一些靠代表個人較難推動、需要多部門協作的重大問題納入票決,切實推動了民生實事落地見效。

用好代表建議  回應民之所盼

“劉代表,彭水保家鎮三江村郁江上的那座烏楊沱大橋,有些護欄已經破損了。村裡孩子經常在橋上玩耍,這很容易出危險的,村民日常行走也不安全。”得知最近縣裡在開展人大代表圓夢群眾“微心願”主題活動,家住河邊的三江村村民胡某找到彭水縣人大代表、三江村黨總支書記劉光會,表達了自己的一個“微心願”:“能不能把橋修一修?”

橋有安全隱患,這可不是小事。劉光會隨即到橋邊走訪查看。這一看,劉光會發現,不僅橋面護欄存在安全隱患,近岸的橋墩也有損壞。劉光會咨詢了鎮政府,發現橋的權屬管護單位是一個電力國企,主要辦公地點在外地,聯系協調不易,修繕大橋所需資金也很多。

“通過自己的力量顯然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我就想到了用好‘代表建議’。”劉光會說,不僅僅要解決這一個問題,彭水山多河多,可以通過代表建議督促相關部門對類似問題逐一清查解決。

於是,劉光會通過縣人大,提出了維修加固烏楊沱大橋等4條建議。很快,縣交通運輸委聯系了劉光會,對她的代表建議進行了細致回復,並提出加固大橋的具體方案。如今,村裡大橋的維修加固已完工,村民們的“微心願”得以實現,全縣諸多其他大橋也進行了安全排查。

“許多代表利用代表建議將自己的真知灼見和收集來的‘民之所盼’,通過人大這個平台向有關部門提出,切切實實地解決了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張國甫介紹,有的代表根據群眾要求,建議開展“兩癌篩查”和義診服務,已經轉化為相關部門的實際舉措。

結合本職工作  發揮優勢特長

“鄉親們,咱們的中蜂可是寶貝。這種新中蜂養殖技術就像是給‘寶貝’穿上了一層更堅固的保護衣。”在彭水靛水街道桂花村市級種蜂場,隻見重慶市人大代表、重慶市蜂產業體系創新團隊彭水綜合試驗站站長王天波打開蜂箱,取出一片巢脾,指著上面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向大家詳細介紹它們的習性和在蜂群中的作用。

“這種養殖技術講究的是科學管理蜂箱環境,就像我們自己蓋房子,要住得舒服才行。蜂箱的溫度、濕度都得控制好,通風也很關鍵。”王天波拿起一個特制的溫濕度計,向村民們演示如何監測蜂箱內的環境數據,又拿出一個新設計的通風裝置,解釋其原理和安裝方法。

如何提高蜂蜜產量?王天波指著不遠處的花地說:“可以種植一些花期長、花蜜多的植物,就像給蜜蜂開‘小食堂’。”王天波還向大家發放自己編制的《中蜂蜂蜜溯源管理規范》《中蜂蜂群轉場技術規范》等小冊子,讓大家更系統地掌握技術。

看著蜂箱源源不斷產出優質蜂蜜,蜂農們笑得合不攏嘴:“用了王代表教的新技術,產量確實比以前高了。”“不能僅滿足於幫助個別群眾‘如願’。”王天波說,彭水的中蜂產業有自然條件基礎,但面臨技術缺乏、生產不規范等問題。“要通過自己的履職,實現更多群眾的‘大心願’。”

為此,他提出“關於加大對彭水中蜂產業發展支持力度”“關於舉全市之力打造渝東南生態農業產業集群”等建議。隨后,重慶相關部門支持彭水設立重慶市蜂產業體系創新團隊彭水綜合試驗站、創建市級種蜂場等。如今,中蜂產業已成為助力當地增收致富的“甜蜜產業”。

在彭水,像王天波這樣的代表還有很多。“我們鼓勵支持全縣各級人大代表結合自身本職工作,發揮自身特長優勢,為群眾更好地排憂解難。”彭水縣人大常委會負責人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2日 18 版)

(責編:劉佳欣、張文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