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攜手為人類前途命運爭取更加光明的未來——國際社會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俄羅斯之行

2025年05月11日04:55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 題:攜手為人類前途命運爭取更加光明的未來——國際社會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俄羅斯之行

新華社記者張偉 常天童 王雅楠

5月7日至10日,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其間,習近平主席分別會見塞爾維亞、緬甸、古巴、委內瑞拉和斯洛伐克等國領導人。

多國人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此次俄羅斯之行為推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體現了中方致力於維護和加強全球戰略穩定的大國擔當。世界各國要共同弘揚正確二戰史觀,堅決維護戰后國際秩序,團結合作應對挑戰,捍衛國際公平正義,攜手為人類前途命運爭取更加光明的未來。

全面提升中俄關系的高度、維度、韌度

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舉行了深入友好、富有成果的會談,就中俄關系和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許多新的重要共識。國際社會普遍認為,習近平主席此次俄羅斯之行為兩國關系發展注入新的動能,全面提升中俄關系的高度、維度、韌度。

“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此次進行了近10個小時的深入交談,討論內容非常廣泛,達成重要共識,為兩國關系發展增添了新動力。”俄中友好協會副主席謝爾蓋·薩納科耶夫說,兩國元首交往密切,為俄中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進一步深化提供了戰略引領。

《哈薩克斯坦實業報》總編輯謝裡克·科爾茹姆巴耶夫說,在國際局勢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中俄兩國關系成熟穩定,不僅體現出高度政治互信,也展現出大國戰略定力。中俄關系穩定發展為地區和國際局勢注入寶貴的確定性與建設性力量。

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盟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說,“亞洲各國樂見中國和俄羅斯成為維護全球穩定、完善全球治理的建設性力量,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訪俄期間,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之際關於進一步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

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學院院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說,俄中聯合聲明表明兩國一致反對納粹主義卷土重來、軍國主義復辟以及任何篡改二戰歷史的企圖,在許多重要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立場一致,“俄羅斯和中國是堅定的同行者,兩國關系不針對第三方,不受制於任何第三方”。

埃及《消息報》副總編輯阿米爾·塔馬姆說,習近平主席此次俄羅斯之行意義重大,不僅表明中俄關系是穩定的,而且是持續發展的。進一步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意味著兩國在很多問題上看法一致,釋放出攜手向未來的強烈意願。

訪問期間,兩國元首共同見証中俄雙方交換20多份雙邊合作文本,涵蓋全球戰略穩定、維護國際法權威、生物安全、投資保護、數字經濟、檢疫、電影合作等領域。

俄羅斯中國問題專家、高等經濟大學教授謝爾蓋·盧賈寧說,2024年兩國貿易額超過2400億美元。此次訪問,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深入溝通交流,推動兩國務實合作紐帶越系越牢。雙方達成的20多份雙邊合作文本,將進一步夯實合作基礎,為共建“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提供有力支撐。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所長亞歷山大·洛馬諾夫說,俄中兩國在經貿、投資等領域合作前景廣闊。“我們兩國之間的政治互信水平,堪稱當代大國關系中的典范。當前俄中兩國之間的緊密聯系和相互理解,在世界大國關系中獨一無二。”

為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挺膺擔當

5月9日,習近平主席出席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的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普京總統發表致辭,特別指出中國人民英勇抗戰,俄方高度贊賞中國人民為開辟人類共同未來作出的貢獻。

白俄羅斯外交部長雷任科夫說,二戰期間,中蘇人民經歷了刻骨銘心的慘痛歷史、付出巨大代價,兩國並肩作戰取得偉大勝利。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所指出的,要堅定做歷史記憶的守護者。我們要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礎上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

“習近平主席此次俄羅斯之行,充分體現中俄雙方共同維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決心。”古巴國際政策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愛德華多·雷加拉多說,“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俄肩負特殊責任,堅定支持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決捍衛發展中國家權益,推動全球治理變革,讓新興經濟體在國際舞台上有更大發言權。”

“習近平主席俄羅斯之行,彰顯了中國堅持正確二戰史觀、堅定維護二戰勝利成果的責任擔當,也體現出一位大國領袖以人類社會和平穩定為己任的歷史責任感。”泰國泰中“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倫·披差翁帕迪說,“作為東方主戰場,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巨大的貢獻。任何對二戰勝利的淡化、貶低和遺忘,都是對正義的不尊重,是將世界拖入對立與混亂的行為,值得所有人警惕。”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偉大勝利是中俄兩國人民的共同勝利,也是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勝利。”“今日哈薩克斯坦”通訊社社長庫瓦托夫說,中國作為二戰東方主戰場,在亞洲與軸心國的較量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為拯救人類文明、維護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貢獻。“近年來,一些國家淡化、否定中俄人民為這場戰爭勝利作出的歷史貢獻。歷史不容篡改。中俄相互支持對方舉辦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活動,表明了兩國堅定捍衛二戰勝利成果的決心。”

訪問期間,普京總統、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斯洛伐克總理菲佐等多國領導人在同習近平主席的會談會見中,均表示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社會對此廣泛認同。

“世界上隻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經過聯合國決議確認的事實。”柬埔寨貝爾泰國際大學資深教授約瑟夫·馬修斯說,“任何挑戰一個中國原則、挑戰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為,都是在觸碰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所有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都必須恪守一個中國政策。”肯尼亞國際關系學者阿德希爾·卡文斯說,“中國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這將進一步鞏固二戰勝利成果。”

中國是穩定、可靠與和平的象征

“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世界前途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全球發展成果應該由各國共同分享”“維護經濟全球化成果”……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要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引起國際社會強烈共鳴。

“當前世界正面臨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帶來的嚴峻挑戰。中國是支持多邊主義的重要力量,這也是國際社會普遍看法。”南非學者瓊吉·約瑟夫·克拉斯說,“國際社會普遍認識到必須強化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機制,以有效遏制單邊霸凌行為。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對維護公平貿易環境具有重要作用,是世界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石。”

巴西聖保羅州立大學哲學與科學學院教授路易斯·保利諾說,習近平主席強調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當今世界,一個國家不能靠犧牲其他國家來謀取自身利益。搞威脅和勒索,發起貿易戰,注定不會成功。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向世界傳遞一個明確信息:我們同在一條船上,隻有實現共同安全與發展,才能實現真正的全球和平與繁榮”。

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領銜研究員特列什·馬馬哈托夫注意到,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強調要“團結全球南方”。“中國的領導力不是通過經濟或政治擴張獲得,而是源於平等互利的合作。”馬馬哈托夫說,近年來,俄中兩國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平台的協作富有成效,兩國共同倡導在平等、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基礎上開展對話和合作,共同為提升全球南方國家在國際舞台上的話語權注入強大動力。

委內瑞拉軍事航空研究學校對外政策專家胡安·戈麥斯表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為全球南方國家發展提供成功范式。“中國和其他全球南方國家的關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合作互補的基礎上的。拉中關系就是一個例証。拉中命運共同體建設不斷取得新發展,中國已成為拉美多國主要貿易伙伴。”

習近平主席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積極響應。

“中國是穩定、可靠與和平的象征。”亞美尼亞和平委員會主席格裡戈爾·彼得羅相說,三大全球倡議倡導的是和平、穩定、發展,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建設的是廠房、港口、橋梁,“這就是中國倡議的全球吸引力所在”。

“中國正用實際行動証明:一個國家能在和平發展的同時促進和帶動其他國家共同發展,實現本國發展不必以犧牲他國利益為代價。這與歷史上的霸權邏輯截然不同,賦予各國對抗單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信心和底氣。”泛非議會前秘書長邁蒂·馬達薩說。(參與記者:趙冰、劉愷、白舸、鄭鈺、蔣彪、周永穗)

(責編:楊光宇、胡永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