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政務服務

廣東省東莞:暢通民意直通渠道 激發社會共治潛力

2025年05月08日08: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下班回家路上,我發現街邊堆放了垃圾,便拍照片上傳到‘智網人人拍’。”廣東省東莞市市民鐘艾蓮沒想到,第二天早上再次路過時,垃圾已不見蹤影﹔她打開手機上的“智網人人拍”,果然顯示:昨晚的報料“已核實”“已處理”。“基層群眾也能參與社會治理,對這座城市的歸屬感更強了。”她說。

鐘艾蓮口中的“智網人人拍”,是一個小程序,也是東莞推動智慧網格建設,探索“互聯網+社會治理”的創新。市民將身邊發現的隱患問題,隨時拍照上報,便啟動了一整套處理程序——系統形成工單,自動派發給就近的網格員﹔網格員現場核實,確認后將線索流轉至所屬鎮街的智網中心﹔再由鎮街智網中心轉相關責任部門跟進處理。“智網人人拍”上線運行4年多來,已受理處置市民報料超126.7萬宗。

作為制造業發達的外來務工人員大市,東莞的人口結構存在明顯的倒挂,這也增加了社會治理的難度和復雜性。“政府管理的力量有限,群眾的力量卻是無窮的。”東莞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引導全民參與平安建設,東莞把越來越多的服務對象,發展成能助一臂之力的治理“伙伴”,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張瓊是黃江鎮北岸社區的一名出租屋樓棟長,已在北岸生活超過20年。2024年6月,他成為黃江的兼職網格管理員,平時主動留意、觀察社區情況,還經常“多管閑事”,群眾卻夸他“管得好,是社區街坊的眼睛、耳朵”。“能贏得大家的信任,我干得開心。”張瓊說。

目前,黃江鎮已組建了一支7495人的樓棟長隊伍,實現轄區出租屋全覆蓋,其中2108名像張瓊一樣素質高、能力強、有特長的人員組成兼職網格員隊伍,覆蓋了全鎮20個社區,覆蓋網格129個,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生力軍”。

不僅是社區,東莞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莞香花”“白玉蘭”“心靈驛站”等社會組織紛紛發揮平台樞紐作用,推動醫療、金融、勞動等領域成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委員會,並吸引社工、志願者隊伍加入,參與矛盾化解、隱患排查和扶危濟困,讓群眾從“平安”中收獲“心安”。

每天交通高峰期,在東莞的街頭巷尾,由保安員、物業管理人員、學生家長等組成的“東莞義警”隊伍,參與社區巡邏、反詐宣傳、交通勸導等工作。

隨著城市產業形態的變化,快遞員、外賣騎手以及網絡主播等新就業群體,不僅是基層治理的服務對象,更日益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治理力量。為了更好地發揮他們的作用,東莞搭建了新就業群體志願服務平台,通過線上點單、隊伍派單、隊員接單的機制,進一步激發了社會共治的潛力。

“東寶路大井頭存在一處深坑,可能影響交通安全。”“智網人人拍”平台又收到了來自一名外賣員的反饋。接到任務后,東莞市東城街道市政設施管理處迅速作出反應,派出工作人員前往該地點詳細查探並採取相應處置措施。

隨著“智網人人拍”的深入推廣,越來越多的快遞員也加入了兼職網格員的行列。聯昊通速遞員工刁愛思就主動報名,成了兼職網格員。“能利用自己的流動性優勢,及時發現問題並報料,幫助解決許多實際問題,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刁愛思自豪地說。他和同事們還定期接受培訓,學習如何更好地關注居住區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隱患。

人人友善,人人平安﹔人人參與,人人共享。東莞市智網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開辟新思路,借助新媒體打造傾聽民意的社會治理“順風耳”,開設更多服務群眾的社會治理“直通車”,為東莞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助推加快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貢獻力量。(本報記者 賀林平)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08日 19 版)

(責編:劉佳欣、張文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