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政務服務

打通“信用代証”堵點

2025年04月27日09:23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打通“信用代証”堵點

申請上市,企業需要安排6個專人、耗時大半年、到各地各領域行政機關開具300余份合規証明﹔滿足大型項目招投標資質審核要求,企業需從10余個部門獲取無違法違規証明,全部辦理下來耗時數月……在行政審批、招標投標、投融資等領域,企業開具合規証明繁且難問題在各地普遍存在,極大影響了企業辦事效率。

部分省份依托信用信息平台網站,通過信用信息共享和系統集成融合,開展了專項信用報告替代有無違法違規記錄証明改革(“信用代証”),實現“一份報告替代一摞証明”和“一網通辦”,受到企業歡迎。中辦國辦近日發文提出,要推進信用報告深度應用,大力推行以專項信用報告替代有無違法違規記錄的証明。

加快推廣“信用代証”,既是“放管服”改革的深化,也是“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必然要求,其實質是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數據多跑腿,企業少奔波”。更深層的變革在於信用價值的激活,當信用報告成為企業“數字身份証”,守信者可在融資授信、行政審批等領域享受優待,“信用有價”將推動市場形成良性競爭生態。

當前,推廣“信用代証”還存在卡點、堵點。比如,數據整合面臨難題。公共管理部門在行政履職過程中積累了大量信用信息,但散落在不同部門,沒有形成集聚。再比如,信用証明缺乏國家標准規范。各地各部門需要企業提交証明的場景多、需開具的証明數量多,在此基礎上生成的信用報告格式也是五花八門,企業跨行業、跨區域使用時可能面臨“水土不服”。

從“重復証明”到“信用賦能”,“信用代証”折射出的是政府和市場關系問題。各地各部門應補齊短板弱項,加快推廣“信用代証”,建立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治理機制,為優化營商環境、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溫寶臣)

(責編:劉佳欣、張文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