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發展優先、以民為本
讓“鑽石六邊”合作更加璀璨堅固

![]() |
4月16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市中心的獨立紀念碑前,中柬兩國國旗迎風飄揚。 |
![]() |
由中國企業建設的暹粒吳哥國際機場外景。 |
![]() |
中柬友好扶貧示范村村民慶祝柬埔寨傳統新年。 |
![]() |
在柬埔寨磅湛省地澤香蕉園,蕉農正給香蕉果實套袋。 |
![]() |
第三批中國援柬埔寨中醫醫療隊隊長陳虹林為柬埔寨患者義診。 |
![]() |
在柬埔寨干丹省一處羅氏沼蝦育苗場,上海海洋大學柬埔寨稻漁項目組成員指導當地工作人員進行苗種培育。 |
![]() |
在柬埔寨磅士卑省拍攝的金港高速公路。 |
4月17日,在赴金邊對柬埔寨進行國事訪問之際,習近平主席在當地媒體發表署名文章指出,作為亞洲大家庭的重要成員,中柬兩國要順應歷史潮流,回應人民期盼,雙向奔赴、相互成就,做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的先行者和示范者,推動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建設行穩致遠。
這是習近平主席時隔9年再次訪問柬埔寨。近年來,中柬戰略互信更加深入,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切實利益。特別是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柬埔寨“五角戰略”高質量對接下,一系列惠民工程落地生根,為柬埔寨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為柬埔寨長遠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讓更多柬埔寨人走近中醫、了解中醫、受益於中醫”
“派赴柬埔寨的中醫醫療隊讓失聰女孩喊出人生第一句‘媽媽’,讓長期靠輪椅出行的患者重新站立起來。”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到的中醫醫療隊,長期在中國援建的考斯瑪中柬友誼醫院綜合性醫療大樓內坐診。
第三批中國援柬埔寨中醫醫療隊隊長陳虹林表示,中藥、銀針架起的不僅是生命之橋,更是中柬民心相通的紐帶。“習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飽含對援外醫療工作者的深切關懷,諄諄囑托讓我們倍感使命光榮。”
2023年9月,柬埔寨首相洪瑪奈就任后選擇中國作為第一個進行雙邊訪問的國家。訪問期間,中柬雙方在北京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柬埔寨王國政府聯合公報》提出,深化中醫藥及傳統醫學等衛生領域交流合作,加快推進中柬中醫藥中心建設,中方將長期向柬派遣中國醫療隊(中醫)。2023年10月,中國援柬中醫醫療隊推動建設的中柬中醫藥中心在考斯瑪中柬友誼醫院揭牌成立。
考斯瑪中柬友誼醫院位於柬埔寨首都金邊市中心。上午8點半,晨光透過潔淨的玻璃窗洒入門診大廳,駐考斯瑪中柬友誼醫院中醫科的中國醫療隊正准備接診。陳虹林說,中醫科一直由中國醫療隊坐診運營,“開診以來,我們為大量柬埔寨患者提供了個性化、系統化的中醫診療服務,復診率超過65%。”
早早前來復診的患者棱薩阮今年60多歲,長期受眼神經疾病困擾,在多次嘗試西醫治療無果后,選擇來中醫科找中國醫療隊求助。在詳細了解病情后,醫療隊為他制定了針灸結合中藥的治療方案。目前,棱薩阮的病情已明顯緩解。“是你們讓我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他對中國醫生說。
診室裡,還有不少柬方醫護人員隨診,向中國醫療隊學習中醫診療技法。陳虹林說,中醫科成立后,越來越多其他科室的醫生前來學習實踐,並將相關理論和療法應用於臨床。過去幾年,中國醫療隊還通過搭建學術交流平台、舉辦學術活動、開展培訓項目、構建遠程會診聯動機制等舉措,努力為柬埔寨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吳哥是中國醫療隊培養的“本地中醫人”代表之一。他在中國留學期間對中醫產生了濃厚興趣,回國后主動申請轉入中醫科工作。“我以前隻見識過中醫的‘神奇’,跟著中國醫療隊系統學習之后,充分感受到了中醫的博大精深。”吳哥表示,在中國醫療隊的幫助下,他的中醫理療水平大幅提升。
中國醫療隊門診量高居考斯瑪中柬友誼醫院各科室榜首,中醫藥特色療法和療效得到柬埔寨患者廣泛認可。除日常門診外,中國醫療隊還定期組織義診、健康咨詢、中醫藥文化宣傳等活動。“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柬埔寨人走近中醫、了解中醫、受益於中醫。”陳虹林說。
“感謝中國提供先進設備,也感謝中國專家耐心指導”
“乘中柬自由貿易協定東風,香蕉、芒果、龍眼等柬埔寨優質農產品走進中國千家萬戶。”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如今,柬埔寨的香蕉種植產業,也用上了中國技術。
柬埔寨皇家農業大學農學院大樓內,香蕉組培苗中心實驗室整潔明亮,操作員正在超淨工作台上專注地為香蕉幼苗進行組織接種。“我們的種苗不僅生長穩定,還能有效減少黃葉病等土傳病害,顯著提高了當地香蕉的產量和品質。”柬埔寨皇家農業大學香蕉組培苗中心技術總監丁春方說。
2017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南省農業廳與柬埔寨皇家農業大學三方簽訂協議,由中方援助柬方建立並運營香蕉組培苗中心。2018年10月,組培苗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為柬埔寨香蕉種植企業提供了約300萬株優質組培苗和10萬株生姜組培苗。
2019年5月,柬埔寨香蕉首次出口中國,拉開了柬新鮮水果進入中國市場的序幕。柬埔寨皇家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吉洪表示,香蕉獲准對華出口后,組培苗中心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不僅為企業提供組培苗,還培養了大量香蕉種植人才。
布斯金恆是柬埔寨皇家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生,早在大學本科期間就加入組培苗中心。“起初,我的幼苗接種成功率不高,但在中國老師的指導下,我不斷改進實驗方法,最終能夠熟練操作。”她回憶說。如今,布斯金恆已成長為組培苗中心項目骨干,負責實驗數據的記錄、分析與匯總。“學生現在不再需要排長隊等候使用儀器,每個人都能上手參與實驗,掌握重要農業技術。感謝中國提供先進設備,也感謝中國專家耐心指導。”她說。
“村民學到了先進的耕作技術,收入增加了不少”
“這些年來,中國在柬埔寨鋪設‘友誼路’,挖掘‘幸福泉’,打造中柬友好扶貧示范村。”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到的中柬友好扶貧示范村,就是位於柬埔寨茶膠省巴提縣的達弄村。
從金邊驅車向南行駛50多公裡便來到達弄村。盡管剛下過一場大雨,但村裡的水泥路並無積水。雨水順著排水渠流走,滋潤著道路兩旁的農田。
中柬友好扶貧示范村項目於2021年1月底正式啟動。在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幫助下,達弄村建設了鄉村道路,村民喝上了清潔飲用水,居住環境顯著改善,生活水平穩步提升。去年5月,村裡還建成了村民活動中心。
記者到達弄村採訪時,正趕上村民們身著節日盛裝,在活動中心慶祝柬埔寨傳統新年。“我們經常在這裡慶祝節日、舉辦會議、參與培訓。”達弄村村長邦介紹,活動中心定期舉辦農作物種植培訓,“村民學到了先進的耕作技術,收入增加了不少。”
“以前這裡交通閉塞。現在路修好了,村民還可以去周邊的工廠上班。”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駐柬辦事處主任劉戰國說。茶膠省副省長黎薩維介紹,達弄村所在的茶膠省曾是柬埔寨的“交通窪地”。近年來,中柬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金港高速等重點交通工程建成,讓茶膠省一躍成為“交通樞紐”,吸引了眾多企業前來投資建廠。“目前全省已有760多家工廠,其中六成由中國企業投資建設,已帶動數萬人就業。”黎薩維說。
目前,中柬友好扶貧示范村項目二期工程建設已經逐步展開。為幫助緩解當地適齡兒童入學難問題,項目在達弄村原有校舍基礎上援建了一幢兩層教學樓,惠及周邊多個村庄。“孩子能在家門口上學,我們家長更安心了。”村民吉告訴記者。
達弄村村民活動中心門前,去年栽種的友誼樹長勢喜人。柬埔寨諺語說:信任如樹。中柬兩國以高度互信為根,以鐵杆情誼為枝,共享機遇、共謀合作、共促發展,攜手構建高質量、高水平、高標准的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將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8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