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政務服務

人民法院推進相對薄弱基層法院建設成效觀察:為了更加夯實的基層基礎拼搏奮進

2025年02月22日14:14 |
小字號

人民法院審判工作質效好不好,關鍵看基層工作。為進一步做好人民法院基層基礎工作,2023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堅持在全國法院開展加強相對薄弱基層法院建設工作的重要部署。

2024年1月,《關於加強全國相對薄弱基層法院建設的實施辦法》印發﹔2月,最高人民法院確定首批106家相對薄弱基層法院,一場力度空前、精准聯系、靶向幫扶的脫薄攻堅戰全面打響。

號角聲裡,全國四級法院攜手並肩、聯動發力,凝聚起磅礡力量。106家相對薄弱基層法院勇毅前行,直面短板,解決了一批長期橫亙在發展路上、想解決而未能解決的“老大難”問題,激活了各地基層法院的內生動力。

在黨委政府、上級法院的有力幫扶指導下,薄弱法院突出問題有效解決,短板弱項不斷補強,管理機制更加完善,審判質效穩中有進、穩步提升,脫薄工作成效顯著,法院整體工作實現明顯進步。這場脫薄攻堅,以點帶面,為審判工作現代化筑牢了基層基礎。

九分落實,上下聯動抓脫薄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2024年1月,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作出部署,加強相對薄弱基層法院建設,最高人民法院直接聯系,上級法院及各業務條線強化幫扶,基層法院“重自強”,共同解決訴訟服務供給、審判工作質效、干部隊伍素質、基礎設施保障等方面的薄弱環節。

從那時起,脫薄攻堅便成為全國四級法院心心念念、共同關注的重要任務。

“我們院辦案質效偏低,‘案-件比’高、調解率低、群眾滿意度在全省法院是倒數。”

“我們這裡好山好水,但留不住人。新入額的法官審判經驗不足,工作很難開展。”

“我們院班子長期配備不齊,人數最少的時候黨組就我一個人。”

……

2024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組織召開相對薄弱基層法院院長座談會,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與36名首期到國家法官學院培訓學習的薄弱法院院長圍坐一堂,坦誠交流,直面問題,共商對策。

一年裡,最高人民法院調研組深入山西、甘肅、天津等全國各地相對薄弱基層法院調研指導,實地考察脫薄工作進展情況,為其“把脈會診”“辨証論治”。

上下同欲者勝。

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導下,各地法院對標《關於加強全國相對薄弱基層法院建設的實施辦法》,扎實推進脫薄攻堅工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以脫薄為攻堅抓手,建立健全領導蹲點幫扶、條線指導、結對共建等工作機制,組織協調各分院和中院建立相對薄弱基層法院“一院一檔”,列明問題與改進清單,制定幫扶方案、建立推進台賬,聚力解決突出問題。

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確定3個相對薄弱基層法院的基礎上,嚴格篩選確定省內10個相對薄弱基層法院作為幫扶對象,推出黨組高位推動、領導聯系包抓、干部駐點督導、人力優先支持、裝備重點傾斜等強力舉措。

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將脫薄工作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體系,省高院班子成員挂點聯系、現場調研,制定89項幫扶措施,為7家相對薄弱基層法院遴選增補員額法官21名、遞補員額法官4名,通過招錄、選調等增補人員41名,增強薄弱法院的辦案力量。

“通過脫薄,干警們的廉潔自律意識不斷增強,帶動‘三個規定’填報也形成了行動自覺”“我們一定要把握住機會克服短板,打贏翻身仗”……

2024年6月,國家法官學院內氣氛熱烈。脫薄工作開展近半年,最高人民法院組織召開第二場相對薄弱基層法院院長座談會,張軍與薄弱法院院長們暢談脫薄進展。3個半小時的座談,16名院長圍繞脫薄分享感悟,言語間多了些從容,精神頭明顯更足了,盡顯相對薄弱基層法院的積極變化。

2024年7月,全國大法官研討班上,“以薄弱基層院‘脫薄’牽引基層基礎建設”成為研討主題之一﹔9月,張軍再一次與薄弱法院院長們相聚,共商脫薄舉措。一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精心組織培訓,實現首批薄弱法院院長培訓全覆蓋。

致薄並非“一日之寒”,脫薄也不是“一日之功”,要鞏固脫薄工作成果,腳踏實地持續抓實,脫薄更要爭先。

黨建引領,思想鑄魂促脫薄

“黨建強,業務才強,案子不行,政治上肯定就不行!”在2024年3月召開的相對薄弱基層法院院長座談會上,張軍表示。

人民法院作為黨領導下的國家審判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政治性是第一位的屬性,旗幟鮮明講政治是第一要求。脫薄工作,更凸顯出政治引領的關鍵作用。

“抓脫薄,首先要抓黨的建設。”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志武說。

基於審判執行工作實際,鹽池縣法院精心組建了民事團隊、執行團隊、審判管理、基層法庭、離退休干警五個各具特色的黨小組。這些黨小組扎根在法院工作的各個環節,通過常態化學習,不斷提升黨員干警的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積極推進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

鹽池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胡超表示:“2024年2月,被確定為首批相對薄弱基層法院后,全院全面復盤,深刻認識到脫薄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堅定決心和清晰規劃。於是,‘提認知、增質效、抓管理、去薄弱’的工作思路應運而生。”

在胡超看來,脫薄是挑戰更是機遇。鹽池作為寧夏唯一歷經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個歷史時期的革命老區,奔騰不息的紅色血脈與法院優良傳統,正是推動脫薄工作的重要精神力量。

鹽池縣法院借助黨組會、中心組學習會等多種形式,將脫薄理念傳遞給每一位干警。如今,在黨建引領下,干警們從中汲取奮進力量,鹽池縣法院在脫薄之路上一路暢行,向著爭先目標穩步前進。

砥礪奮進,隻爭朝夕。

一年來,各地相對薄弱基層法院在脫薄工作中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將政治建設與業務建設、薄弱法院建設有機融合、協同推進,持續做深做實“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

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法院聚焦黨建引領推動政治建設,“法睦媯川”品牌入選北京市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百佳案例﹔

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人民法院大抓政治建設,不定期開展紀律作風、司法作風巡查及審務督查,從嚴管黨治院,淨化法院政治生態,強化干警規矩意識﹔

黑龍江省寧安市人民法院打造以“金桂蘭民生審判模式”為核心的黨建品牌矩陣,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建與業務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安徽省長豐縣人民法院全年開展各類黨風廉政教育30余次,引導干警堅守廉潔底線,弘揚清風正氣……

審判管理,隊伍強基助脫薄

2024年2月,龍年春節前夕,一則通知讓天津市靜海區人民法院黨組心頭一沉:全國首批106家相對薄弱基層法院名單公布,他們赫然在列,原因是審執工作完成情況欠佳。

重壓之下,靜海區法院沒有退縮,院黨組前后召開了6次會議,仔細敲定脫薄方案,在這個方案裡,“審判管理”作為突破口,成為靜海區法院逆襲的關鍵所在。

時針撥回到2024年1月,全國各地法院正式適用《人民法院審判質量管理指標體系》。被列入薄弱法院后,靜海區法院用足用活指標體系,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建立審執數據定期通報會商機制。用“全院一份成績單、每庭一張體檢表”,細化數據到每個審判部門和法官團隊。

當時,靜海區法院審判效率指標落后、審理周期長、審限內結案率低,經排查,發現是審限扣除、延長審批制度不規范,隨即嚴格審限變更審批的條件和流程,由院長親自把關審批。這一招可真管用,審限扣除、延長數量同比減少了57%。

日子一天天過去,脫薄初見成效。2024年上半年,靜海區法院一審裁判被發回重審率降幅31.48%,劣於合理區間的指標由8項降為2項。

“就是這些小小的數字變化,讓大家信心倍增,因為這証明我們路子找對了!”靜海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趙偉表示。

2024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修訂《人民法院審判質量管理指標體系》,精簡指標至18項,改進數據通報機制、降低通報頻次,優化符合司法規律的審判管理,切實為基層減負。

各地薄弱法院以修訂后的審判質量管理指標體系為抓手,通過定期分析研判指標數據、加強審判監督管理等,從“數字中的問題”找“工作中的不足”,持續提升審執質效,向著脫薄目標全力沖刺。

2024年初,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海勃灣區人民法院同樣因案件審執質效不高、矛盾糾紛前端化解不暢、考核指標長期落后,被列入首批相對薄弱基層法院。海勃灣區法院緊盯審判質效短板、弱項,健全審判管理制度,完善審判管理機制,一年時間,上訴率較年初下降40.96%,終本案件合格率保持100%。

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建立“1﹢2﹢N”數據通報體系,針對問題短板提出整改舉措,推動基層法院設置有合理區間的14項指標全部達標,指標達標率100%。

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人民法院推出“1﹢X”多元解紛工作品牌,新收民事案件數實現多年來首次下降。

……

審判管理水平提上來,隊伍班子建設也要跟上去。

群雁高飛頭雁領。“關鍵少數”尤其要在脫薄爭先中發揮關鍵作用。

為持續強化隊伍素能,各地高院與組織部門緊密協作,謀劃薄弱法院班子配備,組織薄弱法院針對空缺崗位,研究提出合適人選,及時選優配強領導班子,並選派優秀干部奔赴薄弱法院充實班子力量,全國各級法院共計組織選派近300人到薄弱法院交流幫扶。

目前,全國相對薄弱基層法院的領導班子已基本完成配備,班子結構進一步優化,整體戰斗力大幅提升。

脫薄風正勁,百舸勇爭先。

如今,站在新的起點,回望來時路,滿是拼搏豪情﹔展望新征程,充滿無限希望。人民法院將向著更好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奮勇攀登。(見習記者 李欣妍)

來源:人民法院報

(責編:劉佳欣、張文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