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領新征程丨“數字杭州”科技引領活力奔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學技術要打頭陣,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浙江杭州堅持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奔涌。
新春伊始,杭州處處澎湃著創新活力。
四足機器狗晝夜不停奔跑測試,向懸崖峭壁、荒漠雪山等極端地形發起挑戰﹔新一代仿生手具備了溫度、壓力感知功能,將在今年迎來大規模量產﹔而爆火的國產開源大模型——DeepSeek,更是迎來各個行業的接入熱潮。
火熱,還體現在最新出爐的數據中,開年后的杭州,平均每天誕生280多家企業,超過70件專利獲得授權,近1700多萬元的資金投向初創型科技企業。
以創新為引領,杭州高質量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
早在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第一次提出了“數字浙江”戰略,並做出了一系列部署。那一年,杭州每百戶居民家用電腦聯入互聯網還不到2戶。“數字浙江”戰略的提出,當時讓很多人都還有點摸不著頭腦。
時任浙江日報時政記者 周詠南:他說數據庫,大家不理解,商品、物資那有倉庫。數據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怎麼變成倉庫呢?習近平同志笑笑說,數據庫你們現在不理解,以后會理解,經濟社會發展都會用著,而且都會涉及我們每個人。我覺得習近平同志非常有戰略思想,非常有前瞻性。
當年,習近平在杭州高新區調研時,他對科技工作者說,杭州過去是“風景天堂”“西湖天堂”,下一步是“硅谷天堂”“高科技天堂”。
超前的戰略眼光,讓杭州在數字經濟領域得以率先起飛,為整個城市鋪就了面向未來的技術底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並將創新列為新發展理念之首。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數字中國,抓住大趨勢,下好先手棋,搶佔制高點,不斷推動把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浙江考察調研,叮囑浙江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數字產業集群。
沿著總書記擘畫的藍圖,杭州從首個提出“機器人+”到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政策體系不斷迭代完善。成立之江實驗室,積極布局類腦計算與腦機融合、新型芯片、人工智能開源開放平台等前沿項目。規劃AI產業園,形成“算力基建-算法研發-場景落地”的新三角。
針對科技型初創企業融資難題,杭州專門成立了1000億元科創基金。
杭州市科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曾維啟:投早投小投科技投未來,助力它從研發到成長整個過程,從0到1跨越出來。
在提供資金支持的同時,杭州瞄准科技成果轉化難的問題,搭建技術轉移轉化“高速路”,在杭州市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全國首個成果轉化領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剛剛完成升級迭代,能夠分析預測超9.6萬家企業的潛在技術需求30多萬項,把這些需求去跟科技企業的成果對接,為它們搭起智能匹配的橋梁。
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不斷協同,讓杭州打造出一片創新的熱帶雨林。而“最多跑一次”改革和“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服務理念,更是凸顯出想方設法托舉創新者的誠意。
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韓璧丞:當公司有需要的時候,他們真的會第一時間出現,提供一個很好的環境,讓我們去認真地搞科研搞產品。
游戲科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馮驥:能夠有所這種建樹的這些成果,都需要比較漫長的時間,而且這個漫長的時間未必他一定能成功,這個時候哪裡能夠讓這些人即使這樣,他們還是覺得可以安居樂業,我反而覺得是一個加分項。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開年的中國,創新的步伐不斷加快。
眼下,杭州新一輪經濟政策包已經陸續落地。統籌現有產業政策資金的15%,集中投向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推動環大學大科創平台創新生態圈建設,市級科技重大項目企業牽頭或參與的比例不低於80%。
而浙江省進一步提出,以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關鍵路徑,加快創新浙江的建設。
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長 方毅:杭州的創新發展活力正是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親自指引下發展起來的,我們也一直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一任接著一任干。創新浙江的各項目標任務,下功夫打通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之間的各種卡點堵點,讓杭州成為創新創業最具活力的“黑土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