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第一觀察︱總書記為這家老鋼企指引轉型升級之道

2025年01月25日15:51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1月2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遼寧省本溪市考察本鋼板材冷軋總廠第三冷軋廠,察看該企業的集控中心和生產線,了解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推進高質量發展等情況。

本鋼有120年建廠歷史。新中國自己設計制造的第一輛解放牌汽車、第一枚運載火箭上都用了本鋼的鋼材。經歷去產能陣痛和行業下行壓力,這家老鋼企沒有停滯不前,而是踏上轉型升級之路。

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本鋼提出期望:“要繼續努力,把短板補上,把結構調優,繼續為中國式現代化多作貢獻。”一席話言近旨遠,是對企業的勉勵,更傳遞出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深刻思考和戰略謀劃。

堅定一個認識,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

處於深度調整期的鋼鐵業,靠什麼破局開路?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車間,一塊塊高強度鋼板“道”出企業的探索。

生產線上,鋼板在3000噸壓力作用下,沖壓成2.15米寬、0.8毫米厚。這個超寬幅冷軋鋼板,以輕量化和安全性更好滿足新能源汽車需求。

憑借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本鋼努力擺脫困境,向“新賽道”切換。

在培育新質生產力過程中,有的地方對傳統產業認識模糊,出現忽視甚至放棄傳統產業的情況。此次考察,總書記再次重申“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根基所在”。

重視傳統產業,是基於我國產業現狀的必然選擇,也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必然要求。

傳統產業在我國制造業佔比超80%,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持經濟增長的基本盤。越是外部環境復雜嚴峻、風險挑戰增多,越要鞏固壯大我們既有的產業優勢。傳統產業要向價值鏈高端攀升,才能保持“穩”的體量,提升“進”的質量。能否富有成效地推動傳統產業升級,關乎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全局。

應對壓力挑戰,老企業要找到新辦法。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堅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地方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經常深入傳統產業生產企業調研。“產品和技術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加強新材料新技術研發,開發生產更多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諄諄囑托,揭示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之道。

這次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本鋼產品的格外關心,傳遞出鮮明信號:找准市場需求,著力產品升級,必然能推動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明確一個方向,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升級——

這次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走進企業集控中心,察看集控智能系統運行。

大屏幕上,各個生產流程一目了然。通過智能系統,勞動生產率提高65%、產品合格率提升10%。

科技賦能的豈止本鋼。一組數據耐人尋味:目前的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中,在鋼鐵、建材等傳統產業,通過智能化改造,工廠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碳排放減少約12%。一些領域的示范工廠產品研發周期縮短約30%,生產效率提升近30%。

產業轉型事關生產方式的升級和比較優勢的重塑,科技創新是重要的變革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方面下更大功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方向,總書記給出清晰答案——“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牢牢咬住高端化,攻堅關鍵技術、提升核心能力、打造標志產品,才能在市場中掌握主動權﹔用好智能化手段,用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既要打造綠色產業鏈,也推動制造方式低碳轉型,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

把准創新這個著力點,堅定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傳統產業將進一步鍛造新優勢、迸發新活力。

把握一個關鍵,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念好“產業經”——

一方水土支撐一方產業,一方產業帶動一方發展。產業的轉型升級與區域發展戰略總是緊密結合。

東北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傳統產業體量龐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所指出的:“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

習近平總書記這次來到的本溪市,擁有著亞洲最大單體露天鐵礦和完備的上下游鋼鐵產業。這些年,這裡沒有另起爐灶,而是聚焦鋼鐵加強本地配套,並基於此發展新材料等新產業。

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考察鋼鐵企業,進一步堅定了當地發展信心——立足資源、找准定位,就能走出適合當地發展的產業路。

因地制宜,也意味著突出產業特色。

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對鞍鋼重組本鋼充分肯定,指出這一次重組“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本鋼這一老企業“現在又煥發青春”。

本鋼和鞍鋼同屬一條礦脈,技術和產品相似度高。2021年重組后,兩家企業實現採購、研發深度協同,抓住新的發展機遇,本鋼的資產負債率比重組前下降13.98個百分點。

以重組謀雙贏,正是把准了鋼鐵產業當前發展的脈搏。

不同產業有不同特點,轉型升級是長期課題。

我國產業體系龐大,市場空間大、潛力足,有轉型的迫切,更有轉型的機遇。錨定高質量,把握好規律方法,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未來可期。

策劃:金風、張曉鬆、鞠鵬

主筆:張辛欣、高蕾、鄒明仲

視覺:金小茜、包昱涵

新華社國內部、遼寧分社聯合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責編:王靜、趙欣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