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良方獻良策 專家學者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徑

2024網上群眾工作大會“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與社會治理能力提升”分論壇。人民網 鄂智超攝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黨的領導是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保証。12月12日下午,2024網上群眾工作大會“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與社會治理能力提升”分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和基層干部代表共聚於此,共同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與社會治理能力提升的方法路徑,為提高凝聚服務群眾的本領,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貢獻力量。
人民網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唐維紅致辭。人民網 鄂智超攝
黨建引領+數字賦能 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人民網在講好新時代黨的群眾工作故事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與社會治理能力提升的新路徑和新方法。”人民網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唐維紅在分論壇上重點分享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發揮黨媒優勢,賦能基層治理現代化實踐﹔二是強化科技支撐,促進基層治理智能化水平提升﹔三是凝聚各界力量,夯實社會治理的民心民意基礎。”
唐維紅在會上提到,當前,人民網正在依托黨媒業務積累的海量新聞數據、政策數據、輿情數據,加強大數據整理挖掘,打造人民智媒大模型、主流價值語料庫等新型基礎設施,並推出了群眾工作智能化系統——民意通,助力提升各地區各部門的政務服務智能化水平,助力各級黨委政府高效解決群眾需求數量大、重復內容多、辦理多頭等問題,進一步為新時代群眾工作和基層治理賦能、減負。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家治理教研部教授劉旭濤作主旨發言。人民網 鄂智超攝
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是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路徑。隨著數字技術的深入發展,未來的社會組織方式還將發生許多深刻轉變。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家治理教研部教授劉旭濤在分論壇主旨發言時也提到了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意義。“數字化改革不僅是技術層面的革新,更是社會治理理念和模式的重大轉變。通過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協同優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中國之治’引入新范式、創造新工具、構建新模式,可以有效打破傳統治理模式中的諸多限制,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參與社會治理,推動治理主體之間的有效協同。”劉旭濤說道。
數字賦能社會治理,讓“智”治有方,讓人享其便。劉旭濤建議,“充分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構建集政務信息、社區治理、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等功能於一體的社會治理平台,實現信息的全覆蓋、全公開和全實時,形成多領域、多層次的信息共享和協同治理格局,推動社會治理從‘經驗治理’轉向‘數據治理’,從‘粗放治理’轉向‘精准治理’。”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楊宏山作主旨發言。人民網 鄂智超攝
基層治理是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具體場域,是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載體。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楊宏山在會上提到,基層治理要形成新的思路,他概括為“以邏輯轉換提升基層治理韌性”。
“尤其需要區別常規事務和急迫事務。對於重大的戰略性、急迫性的事物,我們要發揮制度優勢,好鋼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辦事。隨著急迫性、風險性的降低,我們需要弱化權威的直接介入,把它轉化成遠距離的調控介入,讓規則和契約發揮引領作用,同時有補償機制。”楊宏山說道。
在現場,他還以北京市的垃圾分類改革為例,從早期階段的權威引領型整合治理向后續的規則引領型協同治理模式轉變,這兩種模式具有各自的適用情境,它們的動態切換生動詮釋了不同治理模式的效能優勢,讓治理變得更具韌性。
2025社會治理創新典型案例征集啟動儀式。人民網 鄂智超攝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社會治理能力提升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不同平台、不同主體共同參與、同題共答、協同發力。為進一步發掘各地在社會治理領域的創新實踐,總結推廣先進的社會治理方法和經驗,在分論壇上,人民網正式啟動2025社會治理創新典型案例征集,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各地創新模式 打造社會治理共同體
創新“熱線+”模式、推進基層高頻事項“一平台辦理”改革、開通“人民建議征集”窗口……近年來,各地充分發揮黨建在基層治理中的引領作用,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和服務水平。
河北省數據和政務服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勇作實踐分享。人民網 鄂智超攝
熱線,一頭連著黨委政府,一頭連著百姓企業。河北省數據和政務服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勇在論壇上介紹,河北進一步發揮熱線作用,通過多方聯動,構建“跨區域”協同格局,服務京津“異地如一地”。
“去年8月,京津冀熱線實現‘一鍵互轉’,建立了訴求轉送、信息共享、緊急事項應急處置協調聯動機制,重點打造了熱點問題工單記錄要素、文旅信息、聯絡人信息等“三張清單”。截至目前,三地互轉熱線11.5萬余通,有效提升了企業群眾異地辦事的便利度。”李勇說道。
江蘇省數據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旻作實踐分享。人民網 鄂智超攝
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裡”、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先一公裡”,為基層減負是促進社會治理良善的基本思路。江蘇省數據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旻在論壇上分享了當地基層減負的創新做法:“針對基層反映強烈的上級部門平台系統多、數據不共享,基層人員反復登錄不同平台系統、工作負擔重的突出問題,江蘇推進基層高頻事項‘一平台辦理’改革,將多個省級部門系統統一融入政務服務平台,實現基層人員登錄一個平台就能辦理企業群眾的高頻事項,探索走出了一條減輕基層負擔、提升服務效能、助力基層治理‘小馬’變身‘小馬達’的新路子。”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李卒作實踐分享。人民網 鄂智超攝
人民建議基層治理 助推“金點子”變“實舉措”
基層治理離不開人民群眾,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是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的應有之義。寧夏銀川廣開言路,在人民網開通“銀川人民建議征集”窗口為基層治理注入智慧源泉,助推“金點子”變“實舉措”。
“近期我們對已經梳理的57件人民建議,通過召開會商會、轉送主管單位、轉報市委市政府等措施進行了落實。深化拓展了成果運用,由解決‘一件事’延伸到辦好‘一類事’,著力推動了群眾在交通出行、教育醫療、營商環境等方面問題的解決。”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李卒在論壇上進行了詳細介紹。
“加強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探索跨條線跨區域融合聯動”圓桌對話環節。人民網 鄂智超攝
在圓桌對話環節,北京市石景山區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鄭一、湖南省長沙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肖劍鋒、四川省成都市信訪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江、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周庚淵、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委副書記楊波、北京彩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劍軍等結合實際工作,分享了不同主體在加強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探索跨條線跨區域融合聯動的實踐經驗與思考。
人民中科“人工智能賦能基層治理”十城助力行動項目發布。人民網 鄂智超攝
在論壇最后,為了更好助力各地開展人工智能賦能政務服務相關工作,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應用成果,人民網和中科院自動化所共同發起設立的人工智能企業人民中科啟動“人工智能賦能基層治理”十城助力行動項目,更好賦能社會治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