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這裡有個溫暖的家(深度關注·“三新”黨建調研行②)

——上海市楊浦區深化黨建引領騎手友好城區建設

本報記者 姜泓冰
2024年12月03日05:5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外賣送餐員在楊浦區殷行街道的騎手驛站參加騎手懇談會。
  朱 良攝

  快遞員在楊浦區大橋街道長陽創谷黨群服務中心寫下微心願。
  張 磊攝

  走進上海市楊浦區新江灣城街道的“i新城”24小時驛站,一股暖意扑面而來。這裡有雨傘、充電寶、飲水機等便民設備,有解憂小屋、樂動音坊、數智雲間等3個功能區,有“我要幫”和“我要求助”的互助裝置。這些都是為快遞員、外賣送餐員提供的。“每次來到這裡,都有一種家的感覺。我會努力工作,將每一份外賣快速地送到顧客手中。”一名外賣送餐員高興地說。

  這是楊浦區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打造騎手友好城區的一個生動寫照。近年來,7000余家數字經濟企業在楊浦區發展壯大,轄區匯聚了一批以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為主體的新就業群體。他們在城市中穿梭活躍,成為楊浦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也是人民城市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如何把這支力量凝聚起來、團結起來,推動他們融入城市生活、參與城市治理、共享城市溫度?記者進行了採訪。

  一份入黨申請書,牽動多個部門單位的心

  “如今,我們算是半個上海人吧。”41歲的武麗,來自安徽淮南農村,在上海做了8年快遞員,一雙兒女也都在上海讀書長大。這些年,楊浦區平涼路街道的黨員干部經常熱心上門服務,還邀請她參加街道、社區的活動。

  “我初中畢業,沒什麼文化,但我參加街道、社區的活動時感受到,身邊有很多黨員,都是熱心腸,都是真心實意對咱的。我就想,要是我也能成為這樣的人就好了!”2021年建黨百年之際,武麗寫了入黨申請書。

  可是,非上海戶籍人員,工作平台化,這份申請書一時不知道該往哪遞交。

  平涼路街道“兩新”專職黨群工作者王備了解情況后,由點及面,進一步走訪調研、梳理總結類似問題,向上級部門反映。“為新就業群體人員排憂解難,是我們的分內事,更何況是這麼熱誠和積極的人。”王備說。

  一份入黨申請書,牽動了區委組織部、區委社會工作部、街道、社區、互聯網平台等多個部門單位的心。相關部門多次開展專題研究。最終,楊浦區強化屬地兜底責任,由武麗簽約的騎手平台達達所在的漁人碼頭樓宇黨支部接收入黨申請書,由漁人碼頭樓宇黨支部所屬的平涼路街道黨工委協同開展日常培養考察等工作。

  “不同於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也不同於傳統企業的組織架構,新就業群體的就業方式靈活、工作平台化、流動性強,這個群體的黨建工作必須與時俱進、大膽創新。”楊浦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我們盯准行業、企業、網點、站點等一個個關鍵節點,推動形成條塊聯動抓覆蓋的格局,在新就業群體較多的網點、站點推動成立了一批流動黨支部﹔人數較少的地方,由街道、社區、樓宇、園區等兜底,採取‘屬地聯建’的辦法,讓這個群體感受到黨組織就在身邊。”

  為進一步做深做實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楊浦區建立了一支“兩新”專職黨群工作者隊伍,定期深入互聯網平台企業、網點站點,做好相關信息排摸,與新就業群體黨員談心談話,了解所急所需,把教育管理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2024年3月,武麗正式成為中共預備黨員。平時舍不得花錢、上下班都穿著工作服的她,在入黨宣誓那天專門買了一件新衣服。她說:“很自豪、很光榮,加入黨組織,有了精神上的家。我要擔起更多的責任,更好地為大家服務。”

  一張“騎手友好地圖”,溫暖新就業群體的心

  楊浦區殷行街道有88個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居民區,樓棟布局分散,門牌號碼混亂,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經常迷路,因而延時被投訴,在小區內加速搶行也是常事。為此,小區保安、居民群眾與外賣送餐員之間難免起沖突。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殷行街道黨工委瞄著問題去,奔著問題改,為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繪制了一張“騎手友好地圖”,張貼在小區醒目處,上面清晰地標注了每個居民區的出入口、樓棟門牌號、公共設施等信息,還推薦了幾條配送路線。這一舉措讓快遞員、外賣送餐員避免走彎路,平均每單比以往節省了20%的配送時間,也讓他們實實在在感受到被接納、被尊重、被關心。

  這樣的舉動帶來了正向反饋,促使殷行街道黨工委想更多了解新就業群體的需求。一調查才發現,轄區內竟然聚集了35家外賣行業驛站、8家平台和700多名快遞員、外賣送餐員。殷行街道隨即推出一系列暖心舉措:在居民區利用數字手段實現身份一鍵認証,破解“進門難”﹔與美團等企業合作,在居民區門口增設專屬充換電櫃,解決他們的充換電困擾﹔利用小區公共活動空間,提供一個可以隨時休息的驛站﹔夏季,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們在小區門口為騎手們遞上冰凍飲料﹔有些騎手不回家過年,街道就組織舉辦活動,邀請騎手們一起包餃子、包餛飩,玩游戲送小禮品……

  “黨建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加強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關鍵是讓該群體感受到黨的溫暖。”楊浦區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在轄區11個街道全面推進騎手友好社區建設,打造各類驛站,為騎手提供公共服務、工作便利、權益保障等方面服務。針對轄區大學聚集、騎手配送頻繁的特點,楊浦區在上海理工大學探索合理配置智能取餐櫃、優化人員進出政策、規范劃定停車區域等校園配送模式。

  一次溝通交流中,有年輕騎手說“我也不想一輩子就做騎手”,引起了殷行街道黨工委注意。殷行街道黨工委與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合作,設立“三新”黨群學院,開設就業培訓、職業規劃等課程。這讓騎手們有了更寬闊的職業發展空間,在楊浦區立得住腳、安得下心、圓得了夢。

  一個“兼職網格員”新身份,激發參與城市建設的責任心

  “在殷行街道,快遞小哥和居民間關系變好,跡象很明顯。”殷行街道社工辦副主任戴平舉例說,以前快遞小哥們大都會隨意停放電瓶車,現在很少有這種情況。給獨居老人送餐時,一些快遞小哥會幫他們把垃圾帶下樓扔掉﹔台風期間,有快遞小哥會提醒說,某樓某層陽台外面擺了個花盆,要快點拿掉。

  順勢而為。今年6月,在殷行街道黨工委支持下,開魯新村片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殷行物業公司代表、開魯新村片業委會代表、美團騎手站點負責人開起四方聯席會議,簽訂了共建備忘錄。如今,700多名服務於該街道區域的騎手加入了各個社區群,以“兼職網格員”的身份參與基層治理,採用“微公益”“隨手拍”“隨手幫”等方式,開展志願服務。

  變化的不只是殷行街道。在控江路街道,新建的靖宇南路街區黨支部有了“你呼我應、吹哨報到”機制。台風“康妮”來臨前,街區黨支部書記在微信群內發布“召集令”,快遞員紛紛積極響應、主動來報到,充分發揮“移動探頭”作用,在工作途中幫忙發放防台風、防汛安全宣傳單,發現隱患及時反饋。在楊浦區,相關部門和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結合新就業群體“走街串巷、登門入戶”的工作特點,引導他們積極發揮突發情況預警員、城市管理監督員、困難群體服務員、文明安全宣傳員等作用,推動他們從“管理變量”成為“治理增量”。

  如今,武麗已是負責協調聯絡近60名快遞員的小隊長。對於社區公益活動,隻要工作不忙,她都會組織大家去。在她看來,“全社會給予我們很多關心關愛,工作環境也得到了改善。我們也要回饋社會,為城市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眼下,騎手友好城區建設已在楊浦全區展開。楊浦區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說:“騎手友好,正是城市溫暖的體現。我們將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進一步構建聯動務實的黨建工作機制、營造多維友好的城區環境,加強服務、凝聚、引領,持續豐富騎手友好城區建設內涵,不斷提升新就業群體的歸屬感和獲得感。”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03日 18 版)

(責編:岳弘彬、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