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習近平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秘魯進行訪問>>最新報道

眾行致遠

習言道︱從地瓜到蛋糕,在習近平的比喻中看中國與亞太

2024年11月18日18:26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中新網11月17日電 題:從地瓜到蛋糕,在習近平的比喻中看中國與亞太

中國古人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拉美也有句諺語,“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國”。

當地時間11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秘魯利馬舉行的APEC會議上提到了這兩句中國古語與拉美諺語。

這兩句話雖出自相距遙遠的不同文明,但從字面上已然能理解,它們都在說著同一個道理,正如習近平在這次會議上講話的題目——“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亞太發展”。

時代責任從何說起?

習近平在講話中開門見山,深刻解釋了當前亞太面臨的抉擇。

“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世界開放指數不斷下滑,亞太合作也面臨地緣政治、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上升等挑戰。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亞太各國肩負更大責任。”

亞太地區佔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佔世界經濟總量逾六成、貿易總量近一半。面對變局中的世界,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亞太的時代責任不難理解。

又該如何共促發展?

習近平提出一個願景和三點建議。

願景,即全面落實2040年布特拉加亞願景,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努力開創亞太發展新時代。

建議,即構建開放融通的亞太合作格局,培育綠色創新的亞太增長動能,樹牢普惠包容的亞太發展理念。

實現這個願景,落實這些建議,習近平列出來一系列中國行動。

例如,中國將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將發布《全球數據跨境流動合作倡議》﹔將在亞太經合組織推進提高居民收入、促進中小企業集群式發展等倡議,等等。

APEC成員分處多個大洲,發展道路和發展水平迥異,共擔責任、共促發展,自然會面臨困難和挑戰。

今次APEC會議上,習近平提到了“做蛋糕”與“分蛋糕”的關系。

“我們要用好亞太經合組織平台,加強經濟技術合作,加大對發展中經濟體和弱勢群體的支持,共同做大並分好經濟發展‘蛋糕’,讓更多經濟體、更多民眾共享發展成果。”

八年前,同樣是在秘魯,同樣是來參加APEC會議,習近平曾用“地瓜”形容中國與亞太的關系。

“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但它的塊莖始終長在根基位置。同樣道理,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中國都將扎根亞太、建設亞太、造福亞太。”

八年后,習近平又一次來到秘魯。

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書面演講中,習近平用一句中國古語再次闡明,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亞太,也將進一步造福亞太——“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那麼,如何共擔責任、共促發展?如何“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如何建設亞太、造福亞太?

回答這些問題,其實,從剛剛開港的秘魯錢凱港中就能找到答案。

這是中秘共建“一帶一路”重要項目,也是南美首個智慧港口。

錢凱港一期工程可以將秘魯到中國的海運時間縮短至23天,節約20%以上的物流成本,每年為秘魯帶來45億美元收入,創造8000多個直接就業崗位。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改善濕地、海灘、生物棲息地的環境狀況,港口項目部還建立動物救助站,主動肩負起救助企鵝、海豹、鳥類的社會責任。

肩負時代責任的亞太,何以開放融通、綠色創新、普惠包容?跨越太平洋的中秘合作,既可見,亦可鑒。

  

︱出品人:陳陸軍

︱總監制:張明新

︱總策劃:俞嵐

︱策劃:吳慶才

︱統籌:馬學玲

︱執筆:闞楓

︱校對:孫靜波

︱視覺:司方

︱中國新聞網“習言道”工作室出品

(責編:陳羽、劉圓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