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採訪活動——
委員談履職:發揮專業優勢 為民主協商注入新動能
近日,“理響中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採訪活動媒體記者團走進北京市大興區政協,深入採訪了解區政協聚焦中心任務開展協商議政、強化提案辦理和成果轉化、深化民主監督工作,為推動新大興新國門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的生動實踐。
“我們有25名政協委員,立足政協平台,把政協工作和黨派工作相結合,更好拓寬參政議政渠道。”大興區政協副主席、農工黨大興區工委主委劉會新介紹,“2023年,工委累計報送社情民意信息116條,承載著我們對大興區未來發展的美好願景。”
劉會新介紹,農工黨大興區工委作為以醫療衛生界為主的黨派,目前有“社會服務進鄉村”、“愛心助殘”兩個活動品牌,開展健康教育、科普講座和健康義診上百場。“同時我們結合對口幫扶、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積極組織黨員參與對口幫扶工作,多次到內蒙古對口幫扶地區、京津冀結對幫扶地區、貴州省大方縣等地區開展捐贈捐物、義診、醫療援助活動。”劉會新表示。
“科協、科技界25名委員,大部分是企業家,涉及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在聯系企業走訪調研時,我注重把委員自身的技術、信息、服務等科技資源與企業普遍需求相結合,精准服務,提高走訪調研實效。”大興區政協委員,科協、科技界召集人田興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主要從事科技管理和服務工作,包括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企業服務等業務。通過把界別工作與本身科技服務工作緊密結合,以多種形式進行調研交流,為大興區科技創新發展提出建議和意見。”
“同時,我們積極開展跨界活動,如為農業種植企業帶去農業大數據管理技術資源、解決企業智慧園技術研發不足等問題,增強委員調研活力,提升委員服務經濟社會的效能。”田興華表示。
三年來,大興區政協共收到提案1004件,經提案委員會審查立案887件,通過承辦部門辦理,立案提案已全部辦復。大興區政協結合優化升級融履職、服務、互動、管理為一體的大興政協APP建設,加強部門聯動,暢通信息渠道,推進信息共享,打造知情明政平台,進一步提高“掌上提案”智能化水平,增強提案分析,為委員更好地運用提案履職提供信息支撐和服務保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