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最新報道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丨“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思路和模式”——上海推進新興領域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攻堅試點見聞

2024年09月11日10:08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我是黨員,組織關系在老家江蘇鹽城,能不能在上海過組織生活?”一家小飯店的老板問﹔

“我來上海20多年了,也想追求進步、加入黨組織,應該找誰?”一家街邊包子鋪的店主問﹔

……

在上海,基層黨建工作的思路和模式因勢而變——樓宇黨建、園區黨建、社區黨建等不同黨建力量和資源彼此融合,而街邊小店店主們提出的問題,引發了又一個課題:如何在業態復雜多變、人群高速流動的街區實現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

今年年初,上海市委出台增強超大城市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的意見,將“推進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作為全市基層黨建重點任務,開展新興領域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攻堅試點。

“你知道嗎,我們這條街上多了個‘郝書記’。”普陀區梅川路步行街上,鄰裡店主見面閑談時說起身邊的變化。

“郝書記”指的是“95后”郝璇,普陀區選派的42名網格街區黨支部書記之一。為進一步織密黨的組織體系,普陀對照區內責任網格成立街區黨支部,聚焦過去關注度不高的沿街、市場、商圈的店鋪商戶,為他們解決難題、提供服務,從而更好地激活、團結這一群體。

在梅川路一家寵物店工作的小陶跟郝璇是“老熟人”。來上海工作后,小陶的組織關系因各種原因還在安徽老家。郝璇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在長征鎮黨委幫助下,第一時間與小陶老家黨組織取得聯系。今后,由長征鎮第一網格街區黨支部以組織名義定期向其老家黨組織溝通小陶的相關情況。

普陀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區人才工作局局長徐慧敏說,普陀區將架構起能夠全面鏈接“兩企三新”等新興領域、覆蓋到邊到底、充分發揮作用的組織體系,讓黨員找到組織、找到家。

徐匯區天平路街道2.68平方公裡的轄區內,有沿街商鋪1400多家,潮流時尚與民生類業態融合,形態多樣、業態豐富、人群多元。基於此,街道依托黨建引領片區治理機制,以康平、梧桐和嘉瀾3個片區為區域單元,新建片區新興領域黨組織,並將3個片區黨群服務陣地作為新興領域黨組織的“主陣地”,對應提供保障支撐。

“我們引導新興領域黨員就近就便到所在片區黨群服務中心報到,及時納入片區新興領域黨組織教育管理。”天平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王慧說,街道黨群服務工作者帶著“片區沿街商鋪聯系卡”專屬服務包,提供片區黨支部書記、黨建指導員等聯絡信息,對走訪發現的問題,定期梳理並會商聯動解決。

在天平路街道經營飯店的唐雄是江蘇鹽城人,得知街道以片區為單位成立新興領域黨支部,他第一時間把自己的黨組織關系轉了進來。

“我本來就是社區志願服務隊的成員,現在還是嘉瀾片區新興領域黨支部的一名黨員了,很有歸屬感。”唐雄說。

離唐雄的飯店不遠,是陳昌義經營的一家街邊包子鋪。他和愛人從安徽安慶來上海打拼已20多年,經營包子鋪的同時,還常給周圍社區老人買菜、送餐。“我們也想在這裡扎根、進步。”不久前,陳昌義向店鋪所在的片區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記者了解到,從徐匯區天平路街道、普陀區長征鎮先期試點,到全市16個區18個街鎮(開發區)擴大試點,上海積極探索“街面上”“小個專”和“新就業群體”覆蓋的有效方式,讓每個市場經營主體、每個組織、每個群體都感受到“組織就在身邊”。

街區黨組織帶來的歸屬感,也進一步激發治理效能。如今,天平路街道創新推出“1+N+27”街區治理模式,即成立1個衡山路街區治理共同體,分“N”個片區重點提升天平路、東平路、永康路等特色商業道路並成立“街事會”,聘任在職黨員擔任“紅蘊街長”,就近聯系轄區內27條道路,服務各類主體。目前,街道120余家商鋪主動加入“紅蘊民生服務矩陣”,推出惠民舉措。

“黨建引領片區治理,這是一把鑰匙,可以解開許多道鎖,推動各類群體實現‘我們在一起’的目標,實現雙向奔赴。”徐匯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區人才工作局局長周晨蔚說。

普陀區的各街區治理委員會集聚沿街商鋪、街區物業、居民區業主代表等,形成治理共同體。在長壽路街道,長壽灣街區黨支部會同“街委會”組建聯合調研組,共同對莫干山路沿街110余家商戶開展一對一走訪。一個月后,一份名為“莫干山路業態調整和環境提升”的報告擺在長壽路街道黨工委的案頭。街道就此專題開會研究,完善規劃實施導則,明確由網格總指導員牽頭整改工作,著力提升文商旅融合的長壽灣商圈品質,力爭“今年有改觀、明年大變化”。

隨著上海新興領域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工作深入推進,更多新場景、新業態、新群體將不斷釋放新動能,“煙火氣”亦能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郭敬丹、吳振東)

(責編:陳羽、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