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三江縣南站社區——
架穩連心橋 畫好同心圓(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古宜鎮,南站社區的八角木樓裡,“鼓樓議事”接近尾聲。
“打水的事,最大不過芭蕉葉。”南站社區的“款師”楊顯清娓娓道來,“侗族老話說,‘共住一條江,有事大家幫’。”
“遠親不如近鄰。各退一步,鄰裡和睦。”程村派出所民警楊柳真誠勸解。
“都不用再勸了。鄉親們都要打油茶,以后這山泉水,我們一起用。”有居民帶頭響應,眾人點頭。
“都沒問題了?那可就敲鼓嘍!侗鼓一敲,握手言和!”侗族“寨佬”發了話,鼓聲響三下,原本劍拔弩張的雙方,爽快地握手言和。一場持續5個月、由打山泉水的小摩擦而升級的村際矛盾,被成功化解。
鼓樓是侗族群眾聚會議事的傳統會堂,按侗族習俗,村置一樓,樓置一鼓,凡有大事商議、起款約定,均會擊鼓為號,“款師”“寨佬”則是侗族村寨中熟悉村規、頗具威望的人。
在楊柳眼中,鼓樓也是基層治理的“全新課堂”、調解矛盾的“第一現場”。她所在的程村派出所,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工作全過程,將新時代“楓橋經驗”與當地基層治理實際相結合,聯合“款師”“寨佬”,將調解室“搬”到社區鼓樓裡,普法講法、化解矛盾。今年以來,程村派出所已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85起。
“我是瑤族,也會說侗語。在服務群眾過程中,更重要的是身到、心到、情到。架穩連心橋,才能心相通、情相融。”楊柳說。
南站社區是廣西第三大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安置了脫貧群眾兩萬余人,其中侗、苗、壯、瑤等少數民族群眾佔94.52%。原本互不相識,如今因緣際會。如何讓陌生人成為“一家人”?
治理注重細節,讓鄉親心貼近,增強歸屬感。
開展籃球賽、“多耶”(侗族大型集體舞蹈)、“月也”(侗鄉社交習俗,集體游鄉做客)等文體活動,吃一桌宴、聽一曲笙,讓大家關系更近﹔組織“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從清潔家園到穩崗就業,讓大家心氣更足。2022年,南站社區被評為“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居民更有自豪感。
服務靠前一步,讓群眾少跑腿,增強獲得感。
在南站社區便民服務中心醫保便民服務窗口,工作人員楊永宜用侗語耐心指導群眾激活醫保電子憑証。不到10分鐘,居民楊艷良已經為全家人辦好了手續:“窗口工作人員指導得很清楚,以后看病更方便了。”
在小額貸款窗口,漢族姑娘莫秋嬋在為壯族老鄉介紹貸款手續:“隻要把這些材料交齊,我們替您去縣裡送材料、跑手續,您回家等消息就好。”
就業多想幾招,讓百姓能增收,增強幸福感。
南站社區推行“轉移就業+‘萬畝茶園、生態產業園、生態工業園’+‘微車間、微田園、微市場’+公益崗位開發”的后續扶持模式,就業人數達10340人。
“換位思考、到位服務,才能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好環境,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南站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吳益華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04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