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

把牢方向 潛心治學(中央和國家機關創建模范機關標兵單位)

本報記者 李林蔚
2024年06月07日06: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中國歷史研究院位於連通古今的“文化之脊”——北京中軸線北延長線上的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文化綜合區。古意盎然的樓宇上,一個碩大的篆書“史”字懸挂其間,彰顯出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於2019年1月3日,主要職責是統籌指導全國歷史研究工作,整合資源和力量制定新時代中國歷史研究規劃,組織實施國家史學重大學術項目,講好中國歷史、傳播中國文化,建設成為全國性的中國歷史綜合研究中心、中國歷史研究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世界上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中國歷史研究機構。

  “我們始終堅持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責任,持續推進政治機關建設,走好第一方陣,建設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高翔說。

  中國歷史研究院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第一議題”來學習、“第一遵循”來貫徹、“第一政治任務”來落實,深入推進政治機關意識教育和黨員“第一身份”意識教育。成立專項工作處,建立特殊交辦任務全流程無縫隙督辦機制,圍繞貫徹落實重要指示批示,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組織力量展開研究,5年多來累計高質量直接完成重大交辦任務53項。

  “中國歷史研究院是學術機構,更是政治機關。要持續深化政治機關建設,把正確的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價值取向貫穿到歷史學學術研究、課堂教學、教材編寫、成果評價、人才培養等各環節,以高質量黨建推動新時代中國史學高質量發展。”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黨委常委李國強說。

  中國歷史研究院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建立歷史院黨委常委會、院務會、機關辦公會制度,理順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研究所三級管理體制,把黨的領導貫穿各項工作全過程。以黨支部建設為抓手,把支部建在研究室,研究室負責人同時擔任黨支部書記,落實黨委委員聯系黨支部制度,黨支部書記向黨委委員定期報告落實“三會一課”情況等,確保黨的組織生活制度落在實處。

  “我的工作既是黨建一線,也是科研一線。”科研管理處處長郭子林同時擔任黨支部書記。他說,每月支委碰頭討論支部工作,召開黨員大會傳達學習最新講話、文件,平時經常與黨員同志談心交流,大家的黨性更加堅定,立場更加鮮明,開展科研工作的勁頭和熱情更足了。

  作為業務處室骨干,郭子林和同事參與了多項重要任務,如《(新編)中國通史》(《中華民族史》)纂修工程、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歷史問題研究專項等。“許多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我們始終把黨員第一身份挺在前面,確保高質高效完成任務。”郭子林說。

  一方面,科學理論引領學術研究﹔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學術優勢,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

  中國歷史研究院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闡釋工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研究闡釋工程”,在院屬期刊開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等專欄。同時,積極利用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台,以傳播正確歷史觀為己任,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參與制作《典籍裡的中國》等大型歷史文化類節目,推出普及性歷史讀物《十件文物裡的中國故事》《世界簡史》,中國考古博物館面向公眾開放,推動全社會不斷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為推動形成全國史學研究“一盤棋”,中國歷史研究院組建學術委員會和學術咨詢委員會,建立全國主要史學研究與教學機構聯席會議制度﹔成立“學者工作室”,實施“中國歷史研究院蘭台青年學者計劃”﹔創辦《歷史評論》《中國歷史研究院集刊》,推動形成史學期刊集群,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歷史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學術研究隻有堅持正確方向,才能發展和繁榮,進而不斷推動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我們要始終堅持先學一步、學深一層,持續採取領導班子成員領學促學、實施青年理論學習提升計劃等一系列舉措,引導全體同志站穩立場、把牢方向、潛心治學,充分發揮知古鑒今、資政育人的史學功能,努力開創新時代中國史學繁榮發展新局面。”李國強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07日 06 版)

(責編:胡永秋、楊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